公安民警喜迎二十大演讲稿:初心如磐担使命奋楫扬帆启征程范文

公安民警喜迎二十大演讲稿:初心如磐担使命奋楫扬帆启征程范文

公安民警喜迎二十大演讲稿:初心如磐担使命奋楫扬帆启征程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初心如磐担使命奋楫扬帆启征程》。

下面,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刚才我们看到的是2021年6月29日XJP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的画面,视频中的这位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渡江英雄——马毛姐。关于她的故事,还要从1949年初说起。

在经历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中国革命迎来了重大的历史转折,胜利的曙光闪耀在长江两岸。随着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和谈代表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平过江解放江南已无法实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历史进程已轰然开启。

四月的长江,水阔浪急,冷水袭人,又有国民党海陆空军队立体防线,可谓天险艰险。要想打过长江,不仅需要训练有素的解放军,还需要许多熟悉长江风浪、善于掌帆把舵的水手,把解放军从长江北岸送到南岸作战。面对滚滚长江和立体防线,人民解放军唯一能够倚仗的渡江工具只有被国民党军队讥笑为经不起一发炮弹的木帆船。战场环境极为恶劣,战斗条件又极为简陋。当时,年仅14岁的渔家少女马毛姐,毅然决然和哥哥一起选择参加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敢死队的渡江突击队,主动帮助解放军渡江,她说:不怕死!我会掌舵,我会划水!

由于她岁数小、身体弱,还是个女娃娃,所以解放军并不同意马毛姐划船支军,不甘心的她倔强地藏进了岸边的芦苇丛,趁着战斗开始,在船刚驶离岸边的一瞬间,便用竹篙用力一撑地一下跃上了船尾。那一晚的江面,比马毛姐经历过的任何一次都要凶险。当船至江中心时,敌人的炮弹突然袭来,打沉了旁边的小船,也击中了马毛姐的右臂。负伤与疼痛并没有吓倒这个14岁的小姑娘,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算死,也要把解放军送到对岸去!她快速地从那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上撕下一块布,简单包扎好伤口,便牙一咬、手一挥,继续撑船奋力向对岸划去。凭借着机智与勇敢,年幼的马毛姐同哥哥一起,把第一批突击队员安全送到了对岸。

在距离解放军登岸点不远处,敌人建有一座坚固的碉堡,大量子弹从那里射出,直直逼向突击队伍。正当战士们试图炸毁碉堡却苦于无法靠近时,马毛姐又主动站出来说:我可以带你们去,这里的地形我熟!于是,她冒着枪林弹雨,灵活地带领战士们顺利到达碉堡附近,帮助突击队员成功炸毁碉堡。那一夜,马毛姐横渡长江6趟,把3批解放军运到了长江对岸,返回途中,她还救起多名落水战士。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那次战役,解放军身后还有千千万万个像马毛姐一样的人民群众赴死不惜,划船掌舵,以一艘艘木帆船突破敌方军舰的江防天险,向着对岸、向着光明、向着新中国勇敢的破浪前行,获取更多实用资料,加微信xaddxh他们出了天堑变通途的坚定信念,出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历史担当。

如果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么渡江战役的胜利,就是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战役结束后,马毛姐被授予一等渡江功臣称号,毛主席邀请她到家里吃饭,得知小女孩没有名字,便问她:我想给你起个名字,你姓马,我姓毛,就叫你马毛姐吧,同意吗?马毛姐听后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饭后散完步,毛主席还送给马毛姐一个本子,扉页写着: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此,马毛姐有了正式的名字,渡江英雄马毛姐的故事也更加脍炙人口。

未完,点击前往下载文档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