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生产安全事故警示教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我们集中收看了*省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红线》,有关企业、各镇(街道、开发区)、及相关单位也做了表态发言,下面,结合我县实际,就做好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强调几点:
一、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深刻剖析事故原因
刚才我们大家观看的警示教育片《红线》,专题选取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和较大典型事故案例,事故场面触目惊心,教训极其惨痛,相信大家对此也深有感触,这些事故充分暴露了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责任意识的偏差、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不到位等问题,为什么在层层抓严抓实的要要求下频频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必须从根本上把原因找准、从思想深处把原因剖析透,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事故教训、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在思想上。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防线一旦放松,各种问题和隐患就会接踵而至。所以,抓安全必须抓思想。一是没有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XJP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牢牢树立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个观念。这个观念一定要非常明确、非常强烈、非常坚定。”并强调“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不能要带血的生产总值。”二是安全生产的底线、红线、生命线意识没有树牢。以安全投入为例,法律规定主要负责人要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但是在实践中非常难以把握,加之近年来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减,从而导致了在安全资金、设备、技术、人员的投入不到位。更有甚者把安全投入看做包袱,把法律法规视同儿戏,把政府监管当成干扰。三是安全教育培训重形式轻实效。今年以来我们大大小小开了若干次安全生产会议,到头来有多少内容是传到了每一名员工的心里,许多单位总以为安全生产会议开了,照片照了就万事大吉,削减了培训内容,培训走了形式,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没有真正让每一名员工记在心里,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在作风上。一是形式主义依然存在。少数单位吸取安全生产事故教训不深刻,责任层层下放、层层弱化,不作为慢作为、喊口号不落实,问题整改和排查隐患流于形式,教训惨痛、影响恶劣。二是工作标准太低。工作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在低水平,低层次上徘徊,存在打折扣、搞变通、推诿扯皮、避重就轻、跑风漏气、执法不严,不作为,慢作为,一些企业的一线从业人员对安全防护和安全操作知识“不知、不懂、不会”,违章操作司空见惯。如此状态,不发生事故是侥幸,发生事故是必然。三是是履职尽责不严不实。今天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下定决心彻底整治顽瘴痼疾,各部门单位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担当,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决心,紧扣责任链条,敢于动真碰硬,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管理上。一是属地管理无知无畏,掩耳盗铃。有的镇办认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就是概率问题,摊上了算倒霉,一部分同志对辖区内的安全隐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对如何干,怎么干心里没数,手里没招,不能带头实干。甚至与一些违规企业沆瀣一气,瞒天过海,导致安全隐患久治不绝。二是行业部门管理思想僵化,手段老套。有的部门负责同志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过去老掉牙的那一套,对新兴的行业企业看不懂,摸不透,检查也是走马观花,获取更多实用资料,加微信xaddxh流于形式,找不出真正问题所在,完全是一个门外汉的姿态。有时候就算是发现了也存在老好人思想,不愿管,不敢管,看似表面和和气气,实际上是害了企业,害了大家。三是企业管理不够重视,疏于监管。企业主体责任是否落实,是每个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有些企业存在设置的岗位安全职责和实际岗位不一致,领导带班制度贯彻不力的问题,部分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淡泊,对自身安全生产责任了解知之甚少的情况比较普遍。更有甚者,在安全检查与实际操作中执行“两张皮”,检查的时候一套制度,实际操作的时候却是另一套制度。
二、全面深化排查问题整改,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一是要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好明白人。企业要带着责任和敬畏抓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抓在平时,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遇到事故能够从容应对。把握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抓安全生产就是发展企业、保护企业,减轻企业未知、未来的负担。要主动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积极配合政府安全生产检查,不断提升安全水平。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严格落实隐患问题整改,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的环境。
二是要常态化推进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抓实抓紧安全风险隐患整改工作,实行清单管理、挂号整改、对账销号,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党政领导干部要经常会商研判,切实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各村居也要发挥村居网格“前哨”作用,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处置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