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实践与探索——基于等地的调研分析
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政治监督作为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的“生命线”,其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成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核心命题。总书记多次强调,“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是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机关的重大政治任务”。为深入探究这一课题,笔者赴*、*等地开展实地调研,重点剖析*省以“四新”“四化”为主线的监督实践,结合多地经验,梳理共性规律,试图为破解政治监督“虚化泛化”难题提供路径参考。
一、具体化:从“国之大者”到“省之要事”的精准落地
政治监督的生命力在于“实”。*实践表明,具体化的核心在于将“国之大者”转化为可量化、可操作的监督清单,避免“空对空”。
(一)锚定坐标:以领袖嘱托为监督原点。*省纪委监委将总书记两次视察提出的“四新”主攻“四化”战略作为监督主线,建立“总书记指示批示—省委部署—部门落实—纪委监督”的闭环机制。省级层面每年初开展“回头看”,对“四化”项目推进、数字经济抢新机等60余项任务细化监督节点,如针对“富矿精开”战略,重点监督矿产资源审批、生态修复等12个环节,2024年推动整改涉矿领域问题47个。
(二)分级分类:构建差异化监督体系。针对“上下一般粗”问题,*探索“省级统筹—市县定制—部门聚焦”的三级模式。毕节市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定位,围绕《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开展专项监督,2023年查处落实规划不力问题23起;遵义市推行“一室一专项、一组一主题、一县一领域”,如仁怀市聚焦酱香白酒产业污染防治,推动整改环保问题19个。这种“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的组合,使监督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三)案例印证:*学生餐专项监督的具象化。*市纪委监委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学生餐质量问题,从食材采购、资金流向、配餐标准三个维度切入,运用大数据比对发现某供餐企业食材成本占比仅58%(标准为75%),顺藤摸瓜查处套取餐费、吃拿卡要案件7件,推动全市学生餐食材成本占比提升至72%。这一案例表明,具体化监督需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切口,将政治监督转化为民生福祉。
二、精准化:靶向聚焦“关键少数”与“关键环节”
精准化是政治监督的灵魂。*实践显示,精准发力需把握三个维度:对象上聚焦“关键少数”,领域上锁定民生痛点,环节上盯紧风险点。
(一)盯紧“关键少数”:以“头雁效应”带动“群雁齐飞”。全省各级纪委监委将“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纳入监督重点,建立“述责述廉+政治生态分析+约谈提醒”机制。2023年,省市县三级纪委书记约谈“一把手”217人次,对落实“四新”“四化”不力的3名县委书记进行诫勉谈话。*市创新“政治监督活页”,为126名市管干部建立“政治画像”,动态记录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对2名履职不力的局长启动问责。
(二)聚焦民生领域: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在教育、医疗等群众关切领域,*开展“小切口”专项整治。黔东南州针对农村低保“错保漏保”问题,运用“大数据+铁脚板”模式,比对120万条数据,清退不符合条件对象8900余人,追回资金1200余万元。省纪委监委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穿透式”监督,通过卫星遥感比对发现某县虚报农田1200亩,查处串通招投标案件4起,推动全省整改农田质量问题237个。
(三)穿透关键环节:破解权力运行“中梗阻”。针对项目审批、招商引资等腐败高发环节,*建立“风险清单+动态预警”机制。省纪委监委在“四化”项目中嵌入28个廉洁风险点,对某开发区违规干预工程招标问题开展“一案双查”,既查处直接责任人,又问责3名监管不力的班子成员。这种“查问题、追责任、堵漏洞”的闭环,使监督从“事后救火”转向“事前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