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在乡镇人大试行生态环境报告制的实践总结和思考
环保责任如何在乡镇得到有效落实,是一直以来亟待破解的难题。以深入贯彻落实《XX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聚焦突出环境问题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为契机,XX市人大于XX年指导部分乡镇人大试行了生态环境报告工作,为镇人大依法开展监督工作,推动镇政府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作抓手。深入实施镇环境报告工作,既是“两山”理念在XX的生动实践,也是积极回应群众生态诉求的客观需要。本文旨在结合实践,对XX乡镇人大开展生态环境报告工作,作一些粗浅的总结和思考
一、镇环境报告工作的实践
在乡镇建立环境报告制度,是我省推动人大依法监督责任,由县级人大向乡镇人大传递与下沉,压实乡镇主动承担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责任的一项创新举措。其主要内容是,乡镇人大参照市、县人大的做法,听取同级政府上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实施依据为省人大常委会相关决议,目标是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生环牵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基层生态环境治理新局面。自XX年4月起,XX人大在学习借鉴XXXX、XXXX两地做法的基础上,指导导墅、XX、吕城三个镇,率先试行镇环境报告工作;11月,镇江市人大在XX召开了“全市镇(街道)人大听取政府年度环境报告推进会”,总结并推广XX人大的做法,提出各辖市区人大要在XX年全面试水镇环境报告工作,XX人大则要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实现市域乡镇全覆盖。从前期的试点情况看,这项工作在XX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试点前重谋划。按照“会前调研到位、会上审议到位、会后落实到位”的工作原则,XX人大会同参与试点的导墅、XX、吕城三个镇,讨论并商定以召开镇年中人代会或镇人大主席团会议为载体,加入生态环境监督议题,灵活采用“看、听、问、评、督”等多种方式,即通过组织镇人大代表视察环境保护工作,听取镇政府年度环境工作报告,围绕环保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实施专项工作满意度测评,全面检验镇政府上年度环境保护工作,最终形成镇人大审议意见书交镇政府办理,在加强督办中完成闭环监督。
二是试点中重实效。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XX人大高度重视加强市镇两级人大工作联动,密切关注试点镇工作推进情况,围绕“监督什么”“怎么监督”,逐步规范生态环境监督工作流程。
一是明确报告主体主题。强调要由镇长在镇年中人代会或镇人大主席团会议上作环境工作报告,专题报告要突出年度生态环境整治重点任务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讲成绩实事求是、讲问题直截了当、讲举措务求实效,确保代表能“听得懂”。二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强调引导代表积极履职尽责,发动代表深入一线开展视察调研活动,摸清辖区环境保护工作底数,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群众反映较多的涉环XX,提高对政府环境工作报告的审议水平,做到问出“辣味”,评出“压力”。三是着力形成监督闭环。强调镇人大要突出问题导向,结合环保专项监督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以审议意见书的形式,推动镇政府高标准推进整改,助推政府环保目标任务按期实现,达成人大与政府间的良性互动,共同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三是试点后重规范。在开展镇环境报告工作试点基础上,XX人大于XX年10月研究制定了《关于镇人民代表大会听取政府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制度的形式进一步规范了报告对象、主体、形式和内容要求,对开展视察、内容审查、点评发问、满意测评、跟踪问效五个环节明确要求,并协调市政府出台了《关于XX市镇(区、街道)生态环境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从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