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在国科大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树深
(2021年9月2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雁栖湖校区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对全体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在北京最美的季节,你们是这个校园最美的风景!同时,也向培养和陪伴同学们的老师和亲友,致以诚挚的感谢!
同学们,不知道你们刚刚是否留意到,典礼开始前的9声钟响?这声音来自你们身后的国科大钟楼。钟楼里的铜钟,每年只敲响两次:一次是元旦跨年迎接新年,另一次就是开学典礼迎接新生。这钟声不仅意味着你们的学业开启了新里程,更意味着你们迈入全新的成长坐标系。
国科大建校40余年,虽几度更名,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从未改变。坚守初心,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化的行动。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每年的开学典礼,典礼台上与同学们迎面站立的,都有二十几位师长,他们有的已年过花甲、年逾古稀。他们坚持选择站立,是为了迎接这个学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我知道,同学们不喜欢被“代表”,也不愿被“贴标签”,但作为校长,我想告诉你们,从现在起,你们都拥有了同一个身份标签——国科大人!你们将和学校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今天,站在国旗之下,我想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三个问题:你为什么来?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成为那样的人?请你们带着问题出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找到知行合一的答案。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希望,今年的一万八千多名新生,有一个选择国科大的共同理由——“穿越人海,为科学而来。”我了解到,有的同学早在高一就明晰了专业兴趣,立志报考国科大;有的同学放弃百年名校的橄榄枝,坚定选择国科大;有的同学高考时曾与国科大擦肩而过,如今终于圆梦……作为校长,我格外珍惜同学们的每一份坚持和选择!我深知,这些坚持和选择的背后,是对国科大理想的追随和价值的认同;而你们的信任
和支持,将成为学校发展的强劲动力!
同学们面前的图书馆大厅里,悬挂着国科大1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旗帜;大厅的墙壁上,镌刻着国科大的办学理念:“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同学们选择国科大,就是选择了一条科技报国路!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希望同学们以“服务国家”为价值坐标,做守正创新的国科大人。
国科大名师云集。刚刚去世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郑哲敏院士,生前曾说,“爱国的心情是科学研究的唯一动机”,“一定要干‘出汗’的活儿”。而郑先生的实验室,就曾修建在雁栖湖校区西区体育场。
刚刚被选为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的菌物学家庄文颖院士,爬过全国26个省区的荒山野岭,背过数不清的真菌标本,辨认出过360多个新种,却自谦 “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事”。国科大“李佩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刘嘉麒院士说,“无论做哪一行,一定要先做人,才能把事情做好。”
师长们的寥寥数语,彰显了中科院人做人、做事、做科研的态度和准则,也饱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育人情怀。希望同学们牢记“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既修学术道德,也修口德网德;既刚健进取,又包容敦厚。科研的路,布满荆棘。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有卧薪尝胆的毅力、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守得住“初心”、找得准“方向”、耐得住“寂寞”、熬得住“孤独”,用艰苦奋斗和浩然正气,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写下青春的注脚。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希望同学们以“两弹一星精神”
为精神坐标,做爱国实干的科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