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谋划
2023年,科经局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服务市场主体为主线,坚定发展信心,优环境、拼经济、促发展;坚持以夯实工业基础为重点,抓项目、抓企业、抓产业、抓创新,推动工业提质扩量增效;坚持以实现争先进位为目标,正视差距、奋起直追,打好争先进位攻坚战,工业经济指标实现进位。但全县工业经济仍然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工业基础仍然薄弱。我们将认真总结2023年工作实绩、亮点,找准短板、不足,在新的一年持续精准发力,促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一、2023年工作情况
1.市经济发展“红黑榜”考核情况。市经济发展“红黑榜”考核涉及工业2项指标,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新开工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投资增速。三个季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分别为:一季度第7、第5,二季度第3、第3,三季度第5、第1。
2.市季度科技“赛马”考核情况。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市科技创新季度“赛马”考核。我县综合排名在全市3、7县(市)第2。
(一)重点工作情况
1.企业培育。“专精特新”、高新企业培育。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比上年增加9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家,7县(市)第5,同比增长163%。(分别超额完成4家、13家)。新增规下样本点企业。1—10月新增规下样本点企业共9家,全年预计完成新增规下样本点企业10家。发展民营经济。出台“助企望事通”工作方案,1—10月收集企业反映问题205个,办结205个;新增市场主体6240户,同比增长7.31%。
2.助企服务。助企解困。年初,科经局开展“新春走基层,听厂长声音”活动,收集企业诉求22条、解决22条。做好县级领导干部走访企业的跟踪对接、梳理交办等工作,并对问题清单实施销号,收集企业诉求98条,目前正针对反馈诉求跟踪对接、交办落实。
3.产业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链)。举办2023中国(安庆•望江)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展览会、2023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工作会议“望江之夜”晚宴招待活动、2023首届中国望江时尚童装设计大赛等赛事展会等活动,组织参加2023湖州商品交易会暨“湖州开放周”等活动;全面提升了望江纺织服装、望江童装影响力,完成了目标任务。出台了《望江县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二十条政策措施》。
4.防震减灾。新增观测站点。常态化检查维护,确保观测正常运转,新增望江县长江中棉所宏观观测点1个。新增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完成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家。加大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发放《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问答》宣传手册和宣传物件等500余件,同时开展地震知识讲座、开展地震避险应急演练各1次。
二、2024年工作谋划
(一)工作思路、工作目标
1.工作思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工业立县”战略,始终坚持“1+2+N”发展思路,积极融入长三角,全面对标湖口、彭泽,聚焦总量扩规、质量提升、品牌培育、产业集聚等“四大”提升行动,做大工业经济基本盘、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望江品牌影响力、助推优势产业快发展,全力推动我县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各项指标争先进位。
2.工作目标。2024年,培育规模工业企业25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XX亿元;引进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0个,完成工业投资XX亿元,其中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培育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小巨人”企业1家、省冠军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智能工厂1家、数字化车间5个。
(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