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党课:发挥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关键少数”,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对全社会的法治建设具有风向标作用。领导干部只有切实提升法治能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带头厉行法治,认认真真讲法治、踏踏实实抓法治,强化法治建设内生动力,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才可能变成现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领导干部提升法治能力的时代要求
第一,全面依法治国亟须领导干部提升法治能力。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保障。要让法治理念落地生根,保证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见行见效,使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维护法治权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打造依法履职、恪守程序的政府,培育信仰法治、依法治理的社会,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法治能力,以敬畏之心更加严格依法用权,更加自觉依法履职。然而,相较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高标准、严要求,部分领导干部对法律法规的学习还不够重视,依法履职的理论素养还不够深厚,工作细节中的法治要求还不够明晰,特别是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上还存在本领短板。
第二,推动高质量发展亟须领导干部提升法治能力。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也是当前全体领导干部必须扛起的使命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要使新发展理念得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必须把法治作为重要助推力,通过科学民主的立法设计、严格规范的文明执法以及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动,为创新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为协调发展提供有效机制,为绿色发展更好保驾护航,为开放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共享发展夯实制度保障。领导干部只有掌握和运用好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使新发展理念与法治深度融合,新发展理念才可能成为共同的社会实践,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如果领导干部不懂法守法用法,不为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和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就会落空,市场主体的干劲和信心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第三,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纠纷亟须领导干部提升法治能力。稳定是社会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前提条件。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改革势必带来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价值观念深刻变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越来越凸显,历史问题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并未降低,而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又不断涌现。及时高效地化解矛盾纠纷成为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一道“必答题”。法治有着理性、规则性、程序性、执行保障性等特点,带有定纷止争的基因,是减少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也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最佳方式。良法可以在事前提供行为指引,减少矛盾纠纷产生;事中提供解决机制,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事后提供救济渠道,通过矫正正义恢复社会秩序,全过程保障善治。因此,领导干部只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处理改革积累的社会矛盾和调和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冲突,才能取得最长时效、最佳效果的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