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领导干部2023年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发言材料(2)
依据《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遵循“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指导原则,本人有序开展了对总书记关于严守党内政治生活、确立与实践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学习,并对党章、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相关规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进行了系统梳理。针对自身思想、学习及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将个人、责任、岗位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广泛收集建议、深入交流沟通、细致问题排查等方式,严格依照“六个方面”进行深度反思和检视,挖掘问题本质,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方案。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一是在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上,自我认识尚未全面精准。站位尚未达到政治和全局的高度,面对我国发展的新战略机遇、新任务、新阶段、新要求和新环境,未能充分把握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对开展深入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有所不足,利用党的创新理论洞察新形势、分析新情况、应对新问题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性不充分。二是在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思想武器和实践力量方面效果尚未达到预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之路,仍旧停留在增进理论知识和提升理论素养的层面,未能深化为培养思维方式、提高思维境界、增强工作能力的过程。在灵活应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方面,思维能力还显不足。
(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方面。一是观察问题的政治敏锐性尚需提高。在策划任务与解决难题时,尚缺乏以国家大事为重的政治敏感度,有时不能完全以党的视角审视问题,尚未将防守党的理想信仰、保护党的团结一致、紧密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转化为自觉的责任感。对于自身负责的范围和所投身的工作,未能充分融入党和国家的整体布局中进行考量,对于局部与全局、重点与全面、个别与整体的协同推动尚显欠缺科学性和平衡性。二是在磨砺政治责任感方面持续努力不足。工作中体现的使命感尚未达到应有的准确度和强度,对待一些任务过于注重速度和效果,未能从提升民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这一政治高度进行定位。尤其对民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关注不够,面对紧急、困难、危险、重大任务时透露出回避的态度,缺少无所畏惧的政治气节,尚未真正担起与职位相称的政治责任。
(三)践行宗旨、服务人民方面。一是未能坚定不移地确立和实践正确的政绩观。在思想深层次上,对于建立何种政绩、为谁建立政绩、如何建立政绩的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工作策划和任务部署时,偶有急于求成、注重形象、追求短期效应的思维误区,部分工作成效并未达到奠定基础、注视长效、服务民生、赢得民心的目标和标准。二是在满足民众多方面需求和多层次诉求方面尚显不足。在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未能充分适应和掌握新的发展形势、任务和要求,对于时代背景下群众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缺乏精准的洞察、理解和判断,民众工作的技巧和方式未能跟上新时代的节奏,未能全面了解和满足干部群众的新期盼、新需要、新诉求。
(四)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方面。一是在推动工作落实的过程中,整体的规划和执行能力有待提高。在服务于整体工作大局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支持力度不足,面对任务时“先统筹后行动”的意识和能力尚显不足。在将分管工作纳入全局进行把握和规划时,未能充分科学安排各种资源和关系,优先级的处理和优势的发挥也未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在汇聚各方力量以推进工作的落实过程中,体现出统筹、协调和快速响应的能力仍有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