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总书记强调:“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坚守初心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只有牢牢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办人民之所需,才能用实干实绩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下面,我就本次读书班主题,谈几点体会。
一、牢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始终坚守为民情怀
一是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旗帜上。历史和现实也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总书记反复强调“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站稳人民立场就必须要时刻牢记为民宗旨,不断夯实群众观点这一认识基础,把群众观点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赢得民心、赢得时代。二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论述。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回答了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价值取向、发展方略、重要举措等重大问题,为做好新时代民生工作提供了“公开讲话”和“指南针”。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深切感悟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和为民情怀,自觉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切实把民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开展这次专题教育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干部要进一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理解人民至上理念的价值内涵,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用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增强为民担当的博大情怀,切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区乡村各级党组织和各级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败的标尺,带着激情、带着热情、带着感情深入到群众家里,和他们多交流,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想法,收集意见建议,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不懈走好群众路线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大兴调查研究、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确立了根本遵循。“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有群众声音的调研才有深度。我认为,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坚持在“沉、浸、思、效”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新时代调查研究本领,以沉浸式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走出机关大院,下沉到居民社区、项目工地、工矿车间、田间地头等决策落实的第一线,将“文来文往”“电来电往”的沟通方式变为“人来人往”“常来常往”,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通过和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深入细致地了解掌握坐在机关里看不到、听不到、想不到的第一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