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在全市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全国近2500所县级党校,承担了70%以上的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任务,是大规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大幅度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素质的“不一般”学校,对师资的要求也不一般。在新时代,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党校教师?关键在于抓好四个着力点。下面,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大家参考。
学习,积累详实的数据资料。学习出事业,学习出干部,学习更出教师,一名优秀的基层党校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一是要学深理论。党校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基层党校教师理应成为理论学习的表率。要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持之以恒、如饥似渴、只争朝夕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学术视角进行学理阐释,用学术框架做出学理分析,自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有力传播者。二是要学好政策。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这就要求基层党校教师透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决策部署要求,深入掌握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联系实际学、根据需要学、围绕工作学、交流探讨学、盯着问题学,成为名副其实的“政策通”,并把各项政策解读全、解读准、解读透、解读深,让学员“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要学精县情。作为基层党校教师,要善于将天下事讲成身边事,融“大政策”于“地方话”,也要善于将身边事讲成天下事,以“小故事”见“大道理”,要特别重视对县情的了解,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建立庞大的数据资料库,使每一堂课都能从理论回到实践,都能使学员得到工作上的启发与思考。
思考,锤炼严谨的思维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区别是思维方式的区别,一名优秀的基层党校教师,一定要善问、慎思、明辨,把握基层特点、立足基层优势、解决基层问题。一是要有宏观的战略思维。要将战略思维融入到理论教学与党性教育的入脑入心上,以方向上的引导为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让理论相对缺乏的基层学员熟练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思想上的引导为关键,坚持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让思想相对保守的基层学员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以工作上的引导为重点,坚持用辩证思维、多向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方式多维启迪,让工作相对繁复的基层学员明晰思路、增强动力、破解难题。二是要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要将创新思维融入教学与科研咨政的协调统一中,学懂弄通悟透新发展理念,不断拓展宽广的世界眼光、深邃的历史思考、敏锐的创新意识、宏阔的比较视野,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哺教学,加大“集成”和“总装”的力度,提升“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的水平,做到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同体现。三是要有厚重的文化思维。要将文化思维融入到教学相长与学用相长的有机结合中,深挖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精神特质,擦亮文化品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变为基层党校教育教学资源,在教之有情、有义、有理中,达到共情、共识、共鸣,不断塑造和培育基层党校教师和学员优良的思维方式、精神品格、价值取向。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