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关于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调研报告
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是新时代激发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敢为善为、图强争先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区围绕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进行深入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了有益经验。
一、实践探索
(一)容之有规,制度体系日益健全。针对容错纠错情形难认定、尺度难把握等问题,XX区完善顶层设计,较早在制度建设上进行有益探索,让评判处置者有章可循。2016年10月,率先在工程领域建立容错机制,提出容错免责十五条清单。2017年6月,在招商引资领域建立容错纠错和免责制度,明确十条容错免责具体情形。2018年7月,制定《关于健全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推进“创新之区、品质之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容错纠错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实施程序以及结果运用等给予明确规定,制定“最多跑一次”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人才工作、科技创新领域容错免责适用情形清单。2020年10月,结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制定了行政诉讼败诉案件过错责任追究与容错免责制度,明确了容错免责四类具体情形。2021年5月,针对村干部群体建立了容错免责机制,树立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鲜明导向,有力推动了“两个担当”落地见效。
(二)容之有方,处置程序不断规范。如何精准判断具体情形是否适用容错免责和如何启动容错程序,一直是基层推进容错纠错落实的难点和重点。2020年10月,XX区率先成立容错免责裁定委员会,出台《裁定工作暂行规则》,明确由纪委监委机关、组织部牵头,负责需要从轻从宽、容错免责案件的受理、审议和裁定。通过所在党组织提出申请、召开裁定会议审议、形成会议纪要、出具裁定书等程序,认真识别失误错误情形,具体做到“六看”:一看主观动机,区分是为公无意过失还是为私谋取利益;二看履职情况,区分是工作过失还是玩忽职守;三看工作依据,区分是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还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四看决策程序,区分是集体研究、民主决策还是个人专断、滥用权力;五看态度表现,区分是主动补救整改还是被动掩盖事实;六看后果影响,区分是轻微负面影响的“小错”还是造成严重危害的“大错”,从而确保分类施策、对症下药,精准容错、合理减责。
(三)容之有纠,干事氛围持续向好。XX区将容错纠错工作放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大场景中谋划推进,坚持容之有度、容之有纠,对不该容的错误坚决不容,常态化开展“六比六争先、勇当排头兵”作风建设深化提升专项行动,对一些有可能出现失误错误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进行岗位调整。做实后续配套,制订不实信访举报澄清工作办法,对基本原则、澄清情形、澄清方式、组织实施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2019年以来,已累计为38名受到不实信访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对犯错误干部不“一处了之”,而是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引导他们端正思想、重燃斗志、担当作为。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以实绩论英雄,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创业、深化改革攻坚行动等中心工作、重大任务中,对勇于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大胆使用,及时奖励。如,2022年在全区共计表彰担当作为好干部14名,对年度重点工作专项考核中成绩突出的45名干部记功嘉奖,全区上下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难点堵点
XX区虽较早在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推动容错纠错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尝试,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鲜明导向,但在实际推进中也面临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
(一)容错纠错认同不够一致,基层实施缺底气。一是认识存在误区。有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