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财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汇编
(5篇)
目录
1.区财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2
2.区财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7
3.市财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11
4.市财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17
5.县财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45
区财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区财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财政目标任务,聚焦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加大国资国企改革力度,推动经济运行向稳向好,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现将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24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收支预算管理,保障财政平稳运行
一是进一步强化收入质量管理,坚持加强对支柱产业、关键企业、重要税源监控,同时持续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工作,保证财政收入量稳质优。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0.61%,其中税收收入XX亿元,占比70.94%,非税收入XX亿元,占比29.06%,预计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显著提高收入质量。二是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加快支出进度,完善资金分配和使用机制,重点保障“三保”支出,全力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X亿元,其中,教育、卫健、社会保障、城乡社区、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支出XX亿元,占支出总额的84.2%。
(二)持续深耕普惠金融,着力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合力。率先在全市组建区级金融服务站,邀请包括银行、保险、担保、证券、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参与建站,邀请徽商银行等14家金融机构152名同志担任金融顾问,各乡镇街道、XX经开区的104名同志担任宣导员,主动下沉服务,切实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二是有效发挥综合协调职能。积极组织辖区载体及金融机构常态化开展“五进”走访活动,发挥网格员力量,实地走访摸排企业融资需求,有效提升银企对接的精准度、实效性。活动开展以来共走访企业及个体工商户9986户,“一级活跃度市场主体”走访覆盖率达100%,摸排融资需求208个,解决169个。三是精准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工作,加强政银企对接,持续落实落细“4321”新型政银担政策。今年以来新增政银担业务XX万元(全口径),其中“税融通”业务XX万元,平均担保费率0.54%。
(三)统筹抓好民生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积极配合区商务局落实《关于印发马鞍山市更大力度恢复和扩大消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积极向上争取省级消费券专项奖补资金XX万元作为资金保障,同时统筹安排区级资金,安排“徽动消费惠享XX”消费券资金XX万元,围绕餐饮、商场、百货、汽车、文旅消费等重点领域,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加大对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安排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专项补助资金XX万元,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筹集财政帮扶资金XX万元,持续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不断优化城乡居住环境。统筹安排XX万元资金,全力推进城市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其中老旧小区改造XX万元,海绵城市建设XX万元,农村公路改造及养护工程XX万元,农村人居环境提升XX万元。
(四)创新方式化解债务,有效防范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