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主题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材料汇编(11篇)
“过紧日子”的弦不能松
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事实上,过去几年间,“过紧日子”一直都是中央重大会议中的高频词汇之一。
崇俭戒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瑞金的南瓜汤到延安杨家岭的菜园子,从晋冀鲁豫边区的“裤子破布拿来做鞋”到新时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百年党史,也是一部艰苦奋斗史。过去,我们党依靠厉行节俭成功应对了一系列困难困境,今天,我们依然要依靠克勤克俭克服重重挑战。因此,即便是如今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发展最新讲话系列,社会财富积累日渐丰厚,“过紧日子”的弦依然不能松。
“过紧日子”,就是精打细算过日子。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采取了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取得了一系列成效。而“习惯过紧日子”,就是在现有的工作上更进一步,继续想办法、出实招,把账算明白、算细致、算长远。目前,一些部门单位已经探索实施了比较好的做法,如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内,党政机关干部带头践行勤俭节约理念,人走关灯、手离关水、下班关机已经成为共识,会场按需提供暖瓶热水,文件资料一律采用双面印刷等。看似都是些小事,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一点一滴的节俭行为,最终将通过具体数字反映节约成果。
细微见真章,点滴见品行。“过紧日子”不是“喊口号”,而要从每处细节入手,在厉行节约方面不断努力,堵住每个可能存在浪费的漏洞。这个过程,也是培养个人良好节约习惯的过程。要改变旧习惯培养新习惯,最好的办法是从小事做起,时间久了习惯也会成自然。不管是机关单位风气还是公务人员习惯,都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可以说细节决定“过紧日子”的成败。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目的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过紧日子”并非意味着少办事、不办事,而是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把有限的资金更多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上,支持科技创新,保障市场主体发展,办好教育、卫生、就业等民生实事,让“真金白银”撬动经济发展最大活力、发挥最大社会效益。
从“过紧日子”到“坚持过紧日子”再到“习惯过紧日子”,体现的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和政策方针。“过紧日子”并非权宜之计,希望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将“过紧日子”放在心中,养成习惯。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把勤俭节约内化为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丢掉一切不符合“习惯过紧日子”的思想
当前,各地都在审议去年预算执行情况、今年预算安排计划。这个时候,有句话特别值得一说,就是“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这是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言犹在耳,现在正是抓落实的时候。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两会时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些年,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过紧日子”。如今加上了“习惯”两个字,看似变化不大,实则意味深长。它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有些人开始不习惯了,需要针对性地突出强调一下;二是告诉大家,“过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权宜之计,要做好长远打算,党政机关的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是一贯的、长期的、常态化的工作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落细落实、深入实施,“三公”经费支出被严控和压缩,配多大的办公室、坐什么规格的车、出差住宿就餐标准是多少等都有严格规定。这些年,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