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探索及调研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作为农业大县,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2023年,全县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0171元,增长10.6%,增幅居全市倒数第2位,综合排位居全省70个类区县第66位,农民收入增长相对滞后。
一、影响增收的主要原因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属典型的丘陵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较差,地势起伏较大,地块面积小,分布零散,水田、旱地比例失调(水田面积仅有43.28万亩,只占耕地总面积36%),土地较为贫瘠。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实用技术集成运用及机械化推广程度还不高。
二是农村工业发展滞后。农村工业及服务业发展不足,吸纳能力不强,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人员较少。部分龙头企业商品意识不强,农产品凉晒、烘干等加工设施缺乏,“*造”产品牌子不响;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及农业专业化服务等效益型农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农民从中获益。
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全县现有的400余个合作社真正能带动农民参与生产经营和进入市场的不多,现有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济共同体大多只是量上的结合,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带领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较弱,未真正形成三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模式。
四是农业投入不足。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能力有限,难以充分满足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农田排灌渠系、田间作业道及机耕道硬化程度低,不利于机械作业和人工作业。受农业自身的弱质性、金融部门的效益性、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农民的诚信度等方面的影响,农业信贷投入农业的范围很小,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大面积发展需求。
二、当前我县农民增收面临的机遇
一是体制机制的新变化,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新条件。党中央连续出台了11个强农惠农的“一号文件”及国家对产粮、油和生猪调出大县的支持奖励不断增多,为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
二是城乡关系的新变化,为增加农民工收入带来了新机遇。当前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城镇实际人口快速增长,农村人口将逐步减少,多数人给少数人提供农产品的时代将随之终结。这种新变化,将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地就业机会。
三是发展基础的新变化,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新支撑。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如中央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土地整理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连续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一批工商资本,如梓州、佳琪、贵熙、福德等大企业正在转向投资农业,农业经营方式悄然发生着重大变革,为农民搭建起更多的增收平台。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一是优化农业产业发展布局,着力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
*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要从全县实际出发,围绕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及政策导向,科学确定全县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建设范围。在北路地区,重点以省级新农村建设为支撑,建设统筹城乡示范片,配套建设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通过龙头引进和带动,连片发展藤椒、樱花、油牡丹、佛手等花卉苗木及果蔬产业。推进麦冬“新资源食品标准”申报工作,强化麦冬标准化生产及产品开发,加快建设麦冬产业园,逐步掌控麦冬价格主导权。推进畜牧产业规模发展,以梅林、斯坦瑞等食品加工企业和明兴农业、新希望、正大、等养殖企业为龙头,实施畜牧产业标准化养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