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关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多次强调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当前,多元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不断涌向青年学生,加之境外敌对势力对高校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热点话题、社会敏感事件与“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反转频频引发高校网络舆论交织与激化,复杂的环境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特殊的挑战。新时代,高校要坚持思与行相统一、立与破相结合,找准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构建意识形态风险防范长效机制,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一、新时代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意蕴
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全面坚持党的领导,特别是在培养青年成长成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当前,以人工智能、算法推荐、定制推送为特点的网络新媒体时代,青年学生易沉浸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世界中,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呈现出突发性与难控性、多元叠加与裂变传播交织的特征。因此,深入分析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及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是夯实思想基础的现实需要
2012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坚定意识形态“主心骨”是高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核心任务。而网络空间已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新场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空间,社会思潮交融交锋的新媒介,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的新阵地。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在育人过程中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将直接决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育人的根本问题。高校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应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育人中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利用网络阵地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增进青年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筑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既是夯实思想基础,切实发挥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现实需要,更是高校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
(二)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是强化舆论引导的客观要求
2016年2月,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舆论的力量绝不能小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高校青年正处于思想成长的特殊阶段,具有青春成长期的独特思维和心理特征。在网络空间中,学生以相同特性、兴趣、需求结缘成圈,形成了网络圈层。圈层化丰富了网络舆论的生成与扩散路径,信息传播圈层化加剧了青年群体情绪渲染,使他们容易被各类定制化的舆论信息所影响。这就要求高校与时俱进地把握互联网传播规律,以多元化的内容供给满足青年学生的情感需要,以情感共振和话语协同的形式引导舆论,使学生在认知层面上形成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坚持推动正面声音、引导中间声音、化解负面声音,巩固和壮大正能量网络舆论,使之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器。总之,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是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占领高校主流舆论场域的客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