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关于全县农村集体经济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村干部作为农村集体经济人才队伍主体,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主力军,也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为了准确掌握农村集体经济人才队伍发展现状,本文以我县129个行政村为调查样本,持续半年多时间,实地走访全县部分个乡镇,抽取部分村、部分产业,访谈部分乡镇负责同志、村干部和群众以及部分“三支一扶”人员、“大学生西部志愿者”,并与相关帮扶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深入交换了意见,形成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坚持“绿色发展、追赶跨越”总基调,立足“一根竹、一叶茶、一颗芋(魔芋)”特色农业资源,强调将农村集体经济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活力的重要支撑,实现“人才围着产业转、产业跟着人才走”的人才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指出:“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
在人员身份方面,目前我县有××名村集体经济带头人,大多由致富带头人、返乡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组成。其中:致富带头人××名,占41.86%;返乡优秀农民工××名,占16.27%;退役军人××名,占13.95%;其他人员××名,占27.92%。在人员学历方面,通过近年开展的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聘请大学生担任村干部等方式,村集体经济带头人队伍的学历层次有所提升。其中:初中学历的××人,占29.46%;高中(中专、职高)学历的××人,占34.88%;专科学历的××人,占30.23%;本科学历的×人,占5.43%。在年龄结构方面,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随着优秀农民工、大学生等青年人才返乡担任村集体经济带头人,村集体经济带头人队伍愈发年轻化。目前27~42岁的有××人,占42.63%;43~52岁的有××人,占45.73%;52岁以上的有××人,占11.64%。
从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来看,2023年全县村级资产××××万元。从2023年我县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统计情况来看,全县村集体总收入为×××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万元,投资收益×××万元,其他收入××万元;全县村集体经济人均收入××元;年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经济×个,5万~10万元×个,5万元以下×××个。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以“村级增收、村民致富、基层稳定”为目标,积极探索“政府+人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建立中省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六个一”工作机制,全力构建以县带乡、以乡带村、以村带户的利益联结长效机制,党组织培育人才、集聚人才和管理人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本土人才培育加速,提供了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聚焦队伍建设,按下村集体经济发展“快捷键”
发挥村书记“领头雁”作用,切实储备一批懂发展、能经营的管理人才队伍。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各乡镇负责,组织各村党组织书记采取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等方式入股40余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并聘任全县129个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法人,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二)聚焦人才培育,筑牢村集体经济发展“蓄水池”
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依托乡镇、村两级党组织力量,挖掘摸排乡土人才,分类建立技能技术人才库、管理人才库、乡土人才后备库等,将各类乡土人才纳入后备库管理,统一进行技能技术培训,并结合各村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需要,精准匹配各类人才,实现人才质量数量双提升目标。截至2023年底,已摸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