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党课讲稿党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范文稿
笔杆子宝典

文档

22818

关注

1

好评

0
DOCX

党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范文稿

阅读 42 下载 4 大小 20.44K 总页数 12 页 2024-02-29 分享
党课:以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同志们: 文化思想于2023年10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会议指出:“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下载文档
/ 12
全屏查看
党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范文稿
还有 12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12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党课:以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同志们:

文化思想于2023年10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会议指出:“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文化思想。”全面和准确地探究其思想渊源、理论创新和独特贡献,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文化思想,持续深入推动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思想的思想渊源

(一)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立场和方法看待文化建设问题,关于文化方面的认识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成为文化思想形成的重要来源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立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揭示文化是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创造性提出文化的力量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角度论述了文化所蕴含的宏伟力量,阐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实践是丰富文化的根本途径。在马克思看来“无论作为广义还是狭义的文化,其内在本质都是人的创造性的实践劳动”。文化思想深深扎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其精髓中提取出文化是人民群众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结的科学认识。文化思想是在人民群众的劳动中所创造,为人民群众所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要“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立足“人的解放”,阐述文化发展的未来指向。恩格斯认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直到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最终目标。人们将能够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精神层面的丰富和满足,创造出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和价值观念。

(二)文化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实践和观念的总和,它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总书记指出,“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积累的、具有独特特征和价值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体系。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理想和奋斗、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情感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基因。总书记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又要结合时代要求,“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中华民族文明素质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