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集安市关于促进边境村加快发展光伏产业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引导居民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努力将光伏产业打造成市场化程度高、普及面广、高质量发展的惠民实事工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重点边境村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X办发〔2022〕10号)和《XX局关于制定促进边境村加快发展光伏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集安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以促进边境村加快发展光伏产业为契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着力打造全省绿色电力示范市。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统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红线、环境保护以及电源电网建设发展,坚持规划引领、目标管控,坚持科学布局、有序推进,注重各乡镇的差异化协同发展,注重开发应用与电网接入消纳的有效衔接。
(二)坚持因地制宜,优化布局。根据不同乡镇资源禀赋,在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遵循宜建尽建、光储一体的原则,优化布局,有序开发太阳能资源,强化智能电网等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光伏发电消纳能力。
(三)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带动。以建设“全省绿色电力示范市”为目标,结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太阳能应用范围,通过产业示范,推动地方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可再生能源产业带动周边其他行业,增加地方税收,打造集安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四)坚持清洁高效,普惠民生。坚持可再生能源智慧融合多元化发展,着力推进太阳能多元化融合发展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关注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推进提升农村居民基本用能条件、生活品质,促进居民增收。
三、工作目标
2024年开始,在全市28个边境村优先推进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每个边境村建设2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至2024年底前实现边境村光伏产业全面覆盖,每个村实现年收益约3万元-10万元。
四、开展模式
(一)推进模式
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优先选择具备建设条件和接网条件的边境村启动光伏建设,并力争在2023年底前实现28个边境村全面覆盖的目标任务。相关乡镇(街道)可按照本方案要求,灵活选择投融资、建设、运维管理和收益分配模式。
(二)投融资模式
政府全资。采取整合涉农、涉贫、乡村振兴等政府专项资金或利用政府专项债券等模式投资建设。
(三)建设模式
由发展和改革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牵头,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配合,根据各村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建设光伏项目。统一规划、统一选址、统一建设、统一运维。省能源局将优先给予边境村光伏发电项目指标支持。
(四)运维管理模式
由市政府授权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委托资质运维公司负责电站后期运行维护,保障电站安全平稳运行。
(五)收益分配模式
收益全部分配给村集体。按照光伏年发电时长1500小时测算,建设2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每个村集体每年收益约10万元,至少持续20年。
(六)积极探索“光伏+”项目
积极结合边境村优先推进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根据不同环境、应用场景和用能需求,推动一批“光伏+”试点项目建设,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探索绿色能源与生态、环境、人文等协同融合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