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在全乡师生与学生家长会议上的讲话
在座的各位学生们、学生家长和老师们,大家好:
在这新的一年开学之初,我怀着无比激动,但又忐忑不安的心情,计划分校点和大家谈一谈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教育工作。这儿所谈的教育工作仅指学生教育,因为教育的范围还包括农民工、职业农民、退役军人培训等。我所选的题目是《怎么学习和教育?》,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呢?因为结合实际,我们认为当下全乡的教育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学的问题。二是教的问题。首先来说学的问题。自1999年我们国家基于全局考虑,进行大学扩招,这一扩招有许多好处,比如:它提高了高中升学率,圆了更多学生的大学梦,实现了教育发展阶段性的飞跃,为社会培养了更多人才,提升了国民素质和学历,缩短了与国外受教育水平的差距等,但也有所弊端,群众感触最深的是扩招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高考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选择,大学毕业,甚至是大、中专毕业便能分工作,端上“铁饭碗”的局面,大学及大专毕业生仍要参加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考试,通过比高考更残酷的竞争才能进入体制内;不参加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考试的,也得有两把刷子,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质素练得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才能够得到一份工作。这样便在激烈的竞争中淘汰了不少“混混生”,于是社会基层不断唱响着“读书无用论”,读书真的没用吗?这是个不用讨论的话题,但是说的人多,一句谎话说上千万遍,也就成了“真理”,于是我们在学的问题上出现了大问题。这方面有两个问题:首当其冲的是为什么学的问题。其次是怎么学的问题。再来说教的问题。教育,从来不是家庭或学校的孤军奋战,更不是家长和老师互相对立,而是老师做好领路人与传道授业解惑者,家长做好榜样。作为学习对象的监护人,即我们的家长。这儿要指出一个问题:从目前的全社会的教育环境来看,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丢掉了“孟母三迁”的教育精神,学生家长有意无意的选择退出学生的知识教育,甚至是价值观教育,淡化或丢弃了家长作为孩子教育第一责任人及榜样力量的责任,仅在党给予的教育红利下,把孩子的教育送入学校,并一送了之,在成绩不好与有什么问题时,多不从自身和学生身上寻找问题,而找学校和老师。我们的教育队伍呢?在不断的教育改革——素质教育与素质教育后形成的社会氛围中不再能做“严师”,但须知“严师出高徒”,这一点,远的不说,可以看看张桂梅和她的“华坪女子高中”。以上是我们对全乡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两项思考。说了两项存在问题,接下来,再说我们的破解之道。
一、学的问题。首当其冲是为什么学的问题。各位同学和家长们不知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思考不清,难以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家长们监督学习的主观能主动性。有所思考的,可以在这儿共同探讨:
方才有同学和学生家长们发表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我们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考,认为为什么学的问题从家庭环境熏陶与学生自身综合质素考虑,应有四个层面。
一是从小立大志,为国为民而读书。代表人物为我们最伟大,也是受人敬重的总理周恩来。周恩来于12岁那年,离开家乡,去到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十分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中华不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