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副县长在2024年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巨某同志通报了2023年全县民政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2024年重点工作,讲得很全面、很有针对性,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2023年,全县民政系统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在此,我谨代表县政府,向在全县民政领域辛勤付出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借此机会,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2024年全县民政工作怎么干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之年,是改革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政工作作出新部署,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对民政工作提出新要求。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要坚决落实好,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政工作,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到“4个3”:
(一)狠下“三个功夫”,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是民政工作的永恒主题,为此,要痛下“三个功夫”。一要在加快构建分层分类救助格局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持续抓好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加快推进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向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建立完善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衔接工作机制,加快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二要在优化完善兜底保障政策上下功夫。实施特殊困难人员“单人保”政策,建立健全“小金额先行救助”和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全面推行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实施“物质+服务”救助,到2024年底,分散特困供养人员月探访率达到100%。三要在数字救助上下功夫。推进“救在城口”精准高效,持续拓展“救助通服务”,加大救助申请网办力度。严格按照申请审批程序,做到社会救助对象认定程序规范、过程公开、结果公正;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开展信息复核,对不再符合条件人员及时退出救助保障范围;加大数字化手段在杜绝人情保、关系保、优亲厚友等违规问题上的应用,推动实现救助、补贴对象准确甄别。各相关单位要及时将救助帮扶信息反馈给民政部门,形成“一户(人)一条救助链”,避免救助遗漏或重复救助。
(二)开创“三个局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时隔6年,老龄工作重回民政部门,是紧扣实施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契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一项改革,对于做好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工作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新时期面对新的挑战,要有新的局面。一要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根据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工作部署,老龄工作职责划归民政部门。我们要在全新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下,协调整合各方资源,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点任务,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型城市和社区建设,持续营造敬老孝亲社会氛围,展现新机构新气象、新作为。二要开创银发经济新局面。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从老年助餐、养老照护、文体服务、适老化改造、金融支持等多维度出发,力求全方位增进老年人福祉。作为边城城口,我们不仅有青山绿水,也有较为完善的养老硬件服务设施,更有年均80万人次的老年游客流量,与之不匹配的是,我们的养老氛围不够浓厚、特色不够鲜明、力量不够整合,民政部门作为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部门,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紧扣顶层设计,着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