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党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新时代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关注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粮食流通的稳定性和粮食产业的安全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建设世界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我们要积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从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出发,积极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制度化、法治化的粮食安全全过程保障体系。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意义
(一)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毫不动摇贯彻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始终坚持粮食自给自足的基本思路,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以增强粮食产业安全韧性为重心,提升自然灾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紧急状态下的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快速化解内部风险;降低粮食进口对外依赖,深化粮食安全国际合作机制,应对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等不确定性外部冲击。只有把握粮食安全发展主动权才能赢得战略主动,全面提高防范和化解粮食安全风险能力,以粮食安全筑牢国家安全根基。
(二)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建设世界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建设农业强国是立足我国发展国情、农情、粮情的重要战略抉择和战略判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建设世界农业强国的第一要义。一是强在供给保障能力。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粮食供给体系高效完善。二是强在可持续能力。在打造资源节约型的农业生产模式进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现代化强国,将绿色低碳农业和生态循环有机农业作为农业强国建设的新增长点,破解环境资源约束,从源头上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三是强在创新能力。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加大农业育种、农业机械、农业环境领域创新研究,强化涉农科技前沿领域核心攻关,开辟农业科技助力粮食安全建设新境界。四是强在竞争能力。要以塑造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为竞争指向,盘活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转变。
(三)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从供给看,就是要确保粮食产业体系完整,粮食供给丰富充足,粮食等农产品质量好、效益高;从投入产出看,就是要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在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上大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从分配看,就是要稳定粮食价格,实现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农民种粮积极性显著提高;从宏观经济循环看,就是要逐步实现粮食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粮食主产区、主销区空间布局平衡合理,粮食价格稳定,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有力,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粮食治理。
(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总书记指出:“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作出了全面部署。广大乡村地区是粮食生产的“主阵地”,不但要确保乡村粮食生产的基本功能不弱化,而且要进一步细化、强化。要以“产业振兴”焕发农村粮食产业发展新活力,以“生态振兴”确保粮食生产的绿色化、清洁化、低碳化,以“人才振兴”构建新时代粮食安全事业建设的专业队伍。此外,乡村振兴还要加大对产粮大省和粮食主产区的政策倾斜,更快更好完善利益补偿机制。
二、牢牢把握新时代夯实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