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关于对国有企业资产出租管理问题与对策思考
近年来,各省市密集出台企业国有资产出租相关制度。2019年,湖北省出台《省政府国资委出资企业资产租赁管理暂行办法》;2020年,苏州市出台《市属国有企业资产出租管理工作的意见》;2021年,上海市出台《关于规范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房屋出租管理的指导意见》;xx年,深圳市出台《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资源性资产租赁综合监管的指导意见》。可见,国有企业在资产效益管理提升中,国资监管部门不仅仅关注投资产生的效益,资产出租效益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xx年,审计署在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审计中查出17户中央企业的固定资产等闲置或利用率偏低,涉及428.3亿元;24户中央企业存在实物资产管理混乱、违规出租出借资产资金等问题,涉及2566.6亿元。这也反映出国有企业在资产出租合规经营和效能管理上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加强国有企业资产出租管理的必要性
在实际操作中,国有企业资产出租普遍存在管理方式较为粗放、服务意识与竞争意识较为缺乏、资产获利能力偏低等问题。个别资产管理岗位人员因法纪意识淡薄、自我要求不严、政商关系不清而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案例屡见不鲜,也暴露出部分单位资产管理存在制度建设薄弱、权力制衡不够、风险防控不力等问题。
加强国有资产出租的管理,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规范国有企业资产出租行为,完善国有企业资产出租内部控制等有关制度,有利于降低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盘活存量资产、创新资产运营方式、提高资产的精细管理水平,对于加快国有企业转型、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xx市市属国有企业资产出租管理总体情况
总体而言,xx市市属国有企业资产出租流程规范有序,出租管理质量水平有一定基础。
(一)管理制度全面建立
所有一级集团均已制定统一的资产管理制度,且91.2%的出租子企业单独制定了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制度或实施细则。78.3%的企业设置了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二)资产良性运营
市属国有出租企业可租资产面积450万平方米,资产空置率9.5%。出租资产上半年应收租金总额为3亿元,欠缴租金0.3亿元,租金收缴率为90%,其中,60%的企业租金全额收取。
(三)资产招租流程规范
2023年上半年共发生388宗出租事项,其中,公开招租占比55.2%。公开招租成交宗数中,总体溢价率达12.4%,其中专业资产租赁平台招租溢价率最高达36.4%。协议出租中,集团内部单位占比69%,产业布局、业态要求确须邀请特定承租人占比23%。
(四)租后管理有措施
88.3%的企业动态掌握承租户日常经营情况,95%的企业设置了租金收缴提醒,86.7%的企业针对恶意欠缴行为制定了相关惩戒措施,11.7%的企业通过定期开展主体结构、用电等专项检查方式加强出租资产安全管理。
三、资产出租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目前,xx市市属国有企业普遍增加了对出租资产加强管理的责任意识,通过建立基本管理制度和落实各项管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制度缺失、执行不力、疏于监管等情况,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产出租制度与企业实际的适配度不够
当前,各集团公司对资产出租制度进行修订,对资产出租的申请、审批、评估及底价确定依据、公开出租程序和监督检查等环节进行优化调整,但制度差异化、个性化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在结合集团公司及下属出租企业实际情况对重大资产认定标准、可采取非公开出租项目的情形、转租续租合同细化条款安排、租金调整机制科学设定等方面探索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