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关于xx县乡村经济发展的工作报告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xx县位于庆阳市南部,是xx省东南边境脱贫巩固县之一。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当前主要任务。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经济是圆满完成这一任务的基本途径。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物质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乡村振兴这个千年大厦的建设必须重视发展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经济要以规模化、高质量的乡村产业为支撑,否则乡村经济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对于xx县来说尤为重要。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驱动器”。乡村振兴要始终立足产业孵化,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体量和规模,激发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xx县坚持“产业兴县,工业强县”的发展目标,着力打造xx桥、xx工业园区,建立产业孵化基地,大力推进县域产业培育壮大工程,累计投入xx.x亿元,建办乡村就业工厂xx个,吸纳就业人员xxxx余人。不仅从经济上给予脱贫群众帮助,而且从精神和思想认识上坚定了脱贫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信念。
产业振兴是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共同富裕就是我们的梦想追求。“三农”工作的目的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问题。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路径就是发掘乡村特色资源,壮大乡村产业规模,延伸乡村产业链条,为群众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让农民在村边就有班上,在家就有钱赚,有资源就能当老板,有资金就能当股东,有创意就会有投资。目前,在xx县类似于xx镇xx村的雅美服饰就业工厂、xx镇xx村的xx科技有限公司、xx电子厂这样的小微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逐步向产业方向迈进。
产业振兴是破解乡村发展瓶颈,解决农村稳定发展的“金钥匙”。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乡村发展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和矛盾,很大一部分都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破解这一瓶颈就要立足产业发展、壮大乡村经济,在乡村发展中解决问题和矛盾。
二、发展乡村经济面临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实践中,xx县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产业发展模式趋同。生搬硬套外来产业发展模式,导致引进的产业“水土不服”,本地产业“不开花不结果”。
个别村镇装门面、做样子,为树典型抓典型。只在抓“点”上下功夫,不在带“面”上用力气,以点盖面“做盆景”,零敲碎打“镶金边”,结果是“点”上很耀眼、“面”上没法看。
外来和尚不念经,本地和尚念歪经。个别外来企业真正的目的不是助农益农,而是镀金捞金、见利即撤,最后留下一个烂摊子,只能由政府出面兜底处理善后。本地企业受人才、资源、市场、观念等条件局限,要么不敢干、要么不会干、要么干不成,最终发展一败涂地,严重挫伤群众积极性。
帮扶资金监管不力,招商引资、产业扶贫成为“硕鼠”繁育的温床。由于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市场和渠道等资源要素欠缺,又无与外来企业合作的经验和防范风险的措施,部分游资、热钱趁机打着助农的幌子,渗入乡村建设,套取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各级财政资金帮扶资金,与民争利,侵吞榨取乡村资源。
农户主体性不强,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彻底。农户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体。政府决策要服务群众、为了群众,坚决杜绝瞎指挥、乱作为,更不能把别人的活干得热火朝天,反而荒了自家的责任田,损伤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