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确保粮食安全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会议期间,A总书记在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在当前全球不确定性增加、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是我国应对各种风险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保障粮食安全,不能局限于粮食生产、储存和贸易,而应从全面振兴乡村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从全局出发,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城乡共同富裕。为深入研究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更好统筹农业农村发展与安全,*年底以来,课题组赴*、*、*、*、*等地,深入村庄社区、田间地头、农村创业企业、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化基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考察调研,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与多地农民和农民工、基层一线工作者、各级领导干部、企业家、农村科技人员和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召开调研座谈会*余场。课题组着重围绕新时期“谁来振兴乡村”“如何振兴乡村产业”“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如何确保粮食安全”四个关键问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
一、“谁来种地”“谁来振兴乡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离不开人的能动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农村有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成为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放宽了对城乡人口和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大批农村劳动力和优秀人才以升学和外出务工经商等形式流向城镇,现在外出务工农民中愿意回到农村的越来越少,乡村就业人员中完全务农的越来越少,务农劳动力中种粮的越来越少。我国农村地区一度用之不竭的劳动力正在快速枯竭,进入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许多农村已出现乡村空心化、产业空洞化、家庭空巢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农业统计显示,我国农业从业人口不仅不断减少,而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表*表明,农业从业人员从**年第一次农业普查的*.*亿人减少到**年第三次农业普查的*.*亿人,减少了*.*%。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岁及以上从业人员的比重从**年的*.*%上升到**年的*.*%,上升了*.*倍,具有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不到*%。农村现有从业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且农业劳动力正在加速老龄化。各地已经出现“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的现象。“谁来种地”“谁来振兴乡村”已成为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农业领域,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业被改造为“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从长远来看,改造我国传统农业,全面振兴乡村,不仅需要引进包括良种、化肥、机械等物质要素,更重要的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建设一支职业化的新型农民队伍,使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振兴乡村,首先要解决“谁来种地”“谁来振兴乡村”的问题,让乡村人气旺起来、人才支撑强起来。这一方面要求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开发力度,培育更多跨界复合型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另一方面要畅通城乡人才流动的渠道,构建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因势利导推动返乡入乡创业浪潮,实现乡村人才育得出、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使乡村人才汇聚、人气旺盛,缓解乡村空心化、产业空洞化、家庭空巢化和农村人口老龄化。我国农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