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议题式教学:让思政课“活”起来
怎样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心喜爱、真正融入?新课标倡导的议题式教学,成为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新范式。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对议题的引入、情境和问题的创设,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在开放性、民主性、趣味性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当下的议题式教学实践中,笔者对《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这一课(以下简称“这一课”)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在收获感悟的同时,也多了一份思考。
设置精准议题,让课堂有方向
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统领。新课标提出“议题,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议题的设置是议题式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精准的议题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设置精准的议题,应该从学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结合社会生活和社会热点来设计。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以社会热点事件“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为例,基于教学重难点和学生预习时的反馈,设置了一个中心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如何行使职权?”这个中心议题呈现了课程的主题,抓住了课程的主要矛盾。中心议题具有较强的统摄性和相对复杂性,要想将中心议题议清、议透、议深,笔者将中心议题分解为两个子议题:“会议议程如何体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全国人大代表是如何行使职权的?”子议题既是对中心议题的逐层展开,也是对学习内容的分步呈现,使中心议题更加具体化,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第一个子议题主要探究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以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使学生感受并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第二个子议题主要探究人大代表产生过程、履职方式(职权),让学生感受到全国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
议题的精准设置,为课堂教学操作指明方向,引领课堂任务和活动,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的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优质情境,让课堂有活力
情境是议题式教学的载体。情境的创设关乎议题价值的有效实现和教学流程的顺利推进,只有创设出源于真实社会生活、贴切学生、简约精练的优质情境材料,才能使学生入“境”生情,在问题讨论中充满激情与活力。有了优质的情境还需要有序列化的驱动性问题与之搭配,在根据情境设置序列化驱动性问题时,要具有层次性、可探究性、难度适中,以调动学生的整体的积极性,学生逐渐掌握课程知识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以全国关注的“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热点事件创设了两个情境。情境一:“共品盛会硕果”,展示的是“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十项议程”。然后,笔者设置两个小组探究问题:①分析材料中所涉及国家机关的性质,并说明它们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②在此次议程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情境二:“走进人大代表”,介绍的是恩施州80后小伙子宋庆礼带领村民脱贫,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岗位上履职尽责的事迹等。笔者同样设置了两个小组探究问题:①全国人大代表宋庆礼行使了哪些职权?②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应如何尽责履职、开展工作?学生发现创设的情境是社会热点和身边发生的事,学习兴趣高,他们积极思考,勇于表达,感觉到自己是这节课的主人。
将教材的知识点融入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来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激情。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与反应适当进行点拨,由浅入深层层突破情境设问,思政课堂的活力得到充分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