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党课讲稿: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历程,第一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的概念,并把其科学内涵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党的二十大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大会主题。认真学习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对于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力,具有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
在创建过程中形成发展
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生成。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起点,就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原点。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前赴后继地发起了一系列伟大斗争。这一时期先后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些斗争是中国有识之士面临两大历史使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探索历程。在“诸路皆走不通”之时,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它给苦苦探索的中国人民提供了一条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于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在当时的中国,具有政党性质的组织有数百个,但大多是昙花一现。因此,在那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建党先驱要持续走下去,最需要的是坚定信仰、坚持真理、为民请命、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也就是现在说的伟大建党精神。
萌发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当会议讨论处理原德国殖民地的归属问题时,日本提出应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殊权益无条件让与日本。英、法、美三大国不问青红皂白,同意了日本这一无理要求。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举国愤怒,五四运动随即爆发。6月11日晚,陈独秀在新世界屋顶花园散发传单,被埋伏多时的暗探逮捕。9月16日获释出狱后,陈独秀发现仍有警察在监视他,他便找到李大钊,在李大钊的帮助下迁移至上海。1920年2月中旬,在李大钊护送陈独秀经天津到上海的途中,两人共同商量了建党的问题。之后,陈独秀和李大钊分别在上海、北京开始了建党活动。五四运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为了寻找更多的志同道合者,以李大钊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通过书报刊、演讲等方式,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爱国的进步青年,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伟大建党精神由此萌发。
形成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实践。1920年3月,李大钊同北京大学的湖南青年邓中夏等人商量了建党问题。在李大钊的指导下,高君宇、邓中夏、何孟雄、范鸿劼、朱务善、罗章龙等19名北京大学学生秘密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随后,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分别在上海、长沙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酝酿建党问题。
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施存统、俞秀松、陈公培五人,在上海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編辑部开会,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定名共产党,推陈独秀为书记。
按照俄罗斯共产党的做法,成立各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是建党的一个重要基础。于是,陈独秀开始联络各地的先进分子筹建党的组织。1920年10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办公室,正式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时称“共产党小组”,最初成员只有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三人。截至1921年春,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汉,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分别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