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某县纪检监察系统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XXX精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扎实推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按照XX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和省、市党纪学习教育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就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XXX精神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党性教育、纪律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系统党员干部对党章党规党纪的认知水平和敬畏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提坝,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坚定信仰信念、严守纪律规矩、改进工作作风,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为奋笔书写X新篇章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二、参加对象
全体党员、干部。
三、时间安排
2024年4月至7月。
四、学习教育内容安排
总体要求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理论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把警示教育与日常监督结合起来;坚持抓严抓实、以案促改,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层层压实责任;坚持统筹兼顾、守正创新,做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节奏紧凑。
主要任务:突出监督这个根本任务;突出作风建设这个重要内容;突出标本兼治这个基本方针;突出重点对象这个关键着力点;突出清廉文化这个显著特色;围绕上述要求重点抓好5个方面内容:一是突出监督,督促党员干部把“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二是突出作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三是突出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四是突出重点对象,着力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突出问题。五是突出清廉文化,营造崇尚廉洁的良好氛围。
准确把握修订的丰富内涵,明确从严管理监督的重点。《条例》给党员干部行为划出更严底线,重点突出、务实明确,应注意以下几个变化。一是在对象上,从“关键少数”向“绝大多数”拓展。《条例》在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百四十二条,将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以及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的相关违纪主体“党员领导干部”的表述删除,并新增第一百四十三条,要求负有报告和登记义务的受请托人,应对干预和插手行为及时报告、登记。这就意味着存在前述违规干预和插手行为的,受处分对象不再限定于“党员领导干部”,而是拓展到所有党员。比如,某党员干部违规干预工程招投标和工程承包工作,不管是否为领导干部,依据新修订的《条例》其行为都构成违纪,体现了监督对象的全覆盖。二是在范围上,从强调“律己”到督促“律他”。党员领导干部出问题,大多与身边人有关联。《条例》在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七条完善违规为亲属经营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提供帮助,以及对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行为拒不纠正的处分规定;在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一十一条加强对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和其他特定关系人相关违规行为的规制。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管住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条例》靶向施治充实完善,有利于从源头上防范廉政风险,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家风建设,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三是在空间上,从关注“线下”到盯紧“线上”。近年来,全国发生多起党员干部在网络发表不当言论的案例,有的散布传播虚假消息,有的泄露敏感信息、他人隐私,有的炒作社会负面事件。《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