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市工作情况汇报
××市人民政府
(2023年7月25日)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时刻,王局长在百忙之中专门来××调研抗震设防工作,体现了对××的重视和关心。××市委、市政府和百万老区人民对中国地震局、××省地震局和××市应急管理局一直以来的重视和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将××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市位于××省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版图面积3747平方公里,总人口126万。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地震局、××省地震局和××市应急管理局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市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进步,被国务院批复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定位为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武鄂黄黄都市圈核心圈层的重要节点城市、高质量发展重点县市、“百强储备”县市、创新型县市。2021年我市GDP首次迈上400亿元台阶、达到413.1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亿元。2022年保持稳中向好态势,GDP达到450.49亿元,同比增长5.0%。今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97亿元,同比增长6.0%,自2021年三季度以来,连续7个季度高于全省和××平均增速。今年1-6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78亿元,同比增长9.1%
二、××市地震地质构造背景
××地质构造复杂,境内分布有团麻断裂构造和多个断裂交汇点,具有孕育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历史上发生有破坏性地震2次,分别1932年××6级和1913年××5级地震,毗邻地区安徽省地震活动对我市造成较大影响。××市所辖3个街道、16乡镇,其中有3个街道11个乡镇为七度区。
三、抗震设防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党中央、省、市的坚强领导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多措并举推进震灾风险防治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凝心聚力,构建抗震设防体系。一是高位推动,协同高效运行。成立了××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应急管理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防震减灾日常工作。将抗震设防纳入政府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和乡镇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规划,全力筑牢地震灾害防御网。二是优化组合,完成机构设置。机构改革后,××市“三定方案”将原地震办人员职能整体划转到应急管理局,将原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质灾害救援职能人员转隶到应急管理局,成立应急管理局机关股室:防震减灾股(即:地震地灾救援股)。目前,股室设置2人(原自然资源和规划局1人、原地震办1人),负责人1人,工作人员1人。三是协同配合,力求工作实效。全市常备应急责任人员、森林防火责任人员、防汛责任人员、地质灾害防治人员“四员”2800余名,组建了由驻村工作队、学校、医院、交通部门、民政部门、种植和养殖合作社共5000余名工作人员构成的预警队伍,预警精细到乡、责任到人;建立了由应急管理、气象、财政、水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教育、文化、交通运输、通信等部门共建共享和共同维护的灾害防御系统,为抗震设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精准防范,提升抗震设防服务能力。一是紧盯重点,完成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将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与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共同推进,完成相关普查工作,摸清我市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