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二十多年的久久为功,“千万工程”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平衡,不仅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更向世界提供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模式。我有幸参加了X县乡村振兴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不仅拓宽了视野,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结合我县的发展实际,也产生了一些关于镇域发展的思考。
到“浙”里深体验真感悟
“千万工程”何以在世界“圈粉”,被大众点赞?源于山清水秀的人居环境,源于乡村振兴的巨大成就,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和中国人民的行动力。在浙江,深度体验、零距离感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美乡村模样,方知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内涵。一是要处理好“城市扩张”和“乡村发展”的关系。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流失、经济衰退、缺乏公共服务等问题困扰着乡村发展。“千万工程”以环境整治为起点,让更多村庄走上发展新路,村容村貌改善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乡村特色得到凸显,焕发了乡村“万物生长”。二是要处理好“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千万工程”打破了“要发展就必须牺牲环境”的魔咒,通过培育“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挖掘现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如丽水市构建以山地特色为内核的“山”系产业体系,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农家乐民宿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居”、乡村旅游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景”等。三是要处理好“物质满足”与“内心丰盈”的关系。总书记提出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话提醒我们,在现代化为人们创造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也要致力于乡村文明。就像唱“村歌”、办“村晚”的江山大陈村,就像开展“樟树下议事”的余杭小古城村,用实践证明,乡村可以成为人们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园,乡愁就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带回“襄”学以用促提升
从“变与不变”看“千万工程”,变的是名称和目标,变的是人居环境的极大提升、乡风文明的持续改善、人均收入的连翻几番,但它的核心做法没有变,就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坚持党建引领、党政主导;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坚持由表及里,塑形铸魂。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一系列科学思维和方法带回来,为当前和今后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宝贵借鉴。千条万条,让群众受益是第一条。“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具有旺盛的、持久的生命力,就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坚持农民主体、坚守群众立场,“群众要什么、我们干什么”。系统推进而不是零敲碎打。“千万工程”是一项惠及千万农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要多方协同、系统推进,特别是在促进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国土、电力、农业部门等部门多方联动,在手续办理、要素保障、政策支持方面全面强化协调联络,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凝聚推进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