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在市特种设备安全培训会上的讲话
各位企业代表、同志们:
总书记也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社会筑牢生命重于泰山的安全观。为严格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坚决守好安全这根红线,推动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经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意,由x区市场监管分局组织筹备,我们在此举办x区特种设备安全培训会,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辖区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希望大家把握学习机会、深化思想认识、摆正学习态度、扛起安全责任,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下面,为确保培训取得预期成效,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视问题,警钟长鸣,以高度的责任心抓安全生产
近年来,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服务发展大局,坚守安全底线,紧盯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突出现场检查监管,着力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四个安全”领域运行态势总体较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部分企业安全认识程度不高、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浮于表面、安全教育培训有待加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成为影响全市安全稳定发展的不利因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深入分析,研究制定有效管用的措施,突出抓好包括特种设备在内的“四个安全”行业管理,进一步健全制度、强化监管、落实责任、消除隐患,切实守好安全发展的第一道防线,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二、以培促管,合力共治,努力巩固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通过培训学习,旨在让大家掌握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业务要求,进一步明确特种设备使用企业的主体责任,提高x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水平,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业务知识,必将对x区持续安全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加强学习培训,是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能力的迫切需要。2023年4月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暨第74号令),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省局、市局相继制定了行《陕西省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2023)的通知》、《陕西省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预防体系建设方案(2023)的通知》、《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进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两个规定”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细化和规范了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行为标准。面对新的安全监管要求,加之部分企业人员和经营场所变动,有些企业虽然踏进了特种设备安全规范管理的门槛,但思想认识上和工作上,对管理标准和细则还是陌生的,急需知识补充和更新。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管理特种设备,如何避免特种设备违规运营,如何处置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的就是系统的学习培训,尽快地熟悉和掌握相关法律和知识,达到思想上、工作上、方法上的统一,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合法运营。
(二)加强学习培训,是完成特种设备安全运营任务的迫切需要。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基层监管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分企业特种设备运行记录、维保维护、检验检测等档案信息不够完善,容易形成监管漏洞;部分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法制观念不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缺乏必要的重视,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上的投入不足,存在“凑合用”、“无所谓”等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除此之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力量薄弱的情况依然存在,特别是懂安全、懂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部分企业甚至未设置安全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