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关于全县传统村落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部分古村落逐渐“空心化”,同时传统村落利用方式较为单一、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推动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迫在眉睫。XX县为探索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新路径新方式,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部分特色传统村落开展沉浸式、蹲点式调研,重点了解村落保护利用、产业提升、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情况,旨在梳理总结经验成效,为传统村落活化利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XX县样板”。
一、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虽然我县在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统筹推进还面临一些现实困境。一是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全县拥有中国传统村落46个,完整保存古民居1684幢,但目前传统村落深度活化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如郭门村、团结村等有特色、有潜力的传统村落还是“养在深闺无人识”。二是产业培育特色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乡村旅游和民宿业态居多,开发的13处古村落景区存在一定同质化现象。古村落景区村村之间还存在不平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最高与最低的村相差30余倍。三是宣传展示有待进一步提升。大多数传统村落的文化展示仍限于传统节日庆祝、展览等形式,在整体性的宣传策划上还有不足,部分群众对保护开发认识还要继续提升,社会层面对丰富的村落资源保护利用了解上还要持续宣传。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康养产业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风口”,XX县在推动“以保促用、以用推保”的基础上,依托村落、生态、文旅等资源的叠加优势,发力康养新赛道,推动古村落+康养等深度融合,以康养激发古村落新活力。
一是聚合多方要素,筑牢康养本底。规划保护上向康养靠齐。编制专业保护规划,明确康养项目实施方案,为强化保护、发展康养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建立全县527幢历史建筑三维数字化保护电子档案,实施西递、宏村、南屏、郭门等7个传统村落消防工程,健全46个中国传统村落村规民约和负面工作清单。风貌管控上向康养对标。出台《XX县传统建筑抢救工程指南》,为广大农村干部、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制定农房建设风貌管控技术导则,全力引导、逐步规范村民新建、改建房屋行为,整体提升村落和民居周边环境,打造风貌协调的康养标识;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五微”行动,推广“席地而坐”,因地打造“金边银角”,最大力度保护传统村落“山水田园”般的诗意风光。功能完善上向康养倾斜。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房屋居住功能,修复大量古祠堂、古驿道、古水口等历史环境要素,最大限度保留、恢复古村落的记忆空间和历史肌理,满足度假人群休闲养生居住需求。全县整合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资金,打造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示范村45个,建成“生态美”超市49家。
二是引领多元主体,释放康养活力。发挥资源有效性。出台《XX县乡村运营机制创新试点实施方案》,逐级成立县“两山”转化公司、乡镇振兴公司、村级强村公司54个,为康养产业培强市场主体。2023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6841.7万元,50万元以上强村达58个,占比87.9%。聚焦打法创新性。探索闲置农房租赁、空心村流转、国有资本合作等,试点推广基金村落,创新“两山”转化路径,形成县域统筹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入选住建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如碧阳镇古黄村传统村落,依托闲置资产引进古筑艺养研学旅行基地项目,投入2.5亿元建设百工复兴聚集区、仓库手工作坊区、艺匠商街区、非遗手工作坊体验区等文创业态。突出资本带动性。吸引一批对乡村旅游具有认同的“新XX县人”“新乡人”留在乡村、助力乡村。如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