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关于数字赋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迅猛发展,以新一代ICT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技术不断被应用到文化领域。伴随着数字技术向文化创意领域的扩散,数字新动能对于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一、数字赋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机理
数字技术具有较强的赋能作用,并且会产生较为复杂的赋能机制。在数字时代,只有找到数字赋能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机理,才能更好地应对互联网快速发展给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数字技术促进文化生产方式变革
1.数字技术创造新的文化生产者。在传统媒体时代,文化生产者往往是一些具备特定知识水平从事文化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进入自媒体时代,文化生产者就不再局限于某类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一些文创能力不足的人群也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孵化个人创意。快手、抖音、B站、喜马拉雅等平台提供的在线云剪辑、AI文稿、智能封面等技术手段可以把个人创意灵感转化为文化产品。数字技术降低了文化生产者的门槛,使得文化生产者的身份更加多元。例如,短视频创造出了“李子柒现象”。在文化工业社会中,文化产品一般通俗易懂,大众可以轻松理解并接受,同时,这些文化产品在结构和意义上还具有开放性,允许受众进行自主选择和控制,受众可以能动地从中创造意义,产生新的大众文化。因此,在许多场景下用户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网友通过追剧追文,以另一种形式参与网络文化的生产,有时甚至影响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及结局。学者们用“生产性消费者(随后简称为“产消者”、工作消费者、价值共创者、生产性使用者、产消合一者等”来概括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界限的模糊以及二者合二为一的情况。
2.数字技术提供新的文化生产工具。5G通讯技术、AI、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改进了文化生产工具,推进了传统的出版、印刷、广电行业向智慧出版、数字印刷、数字版权、智慧广电等转型。数字技术直接接入文化生产环节。例如,AI文本生成图像模型已形成Gan、BigBiGan、微软小冰等著名算法模型,生成了《爱德蒙·德·贝拉米肖像》《下一位伦勃朗》等机器画作。NLP技术应用到文稿撰写,在新闻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马轻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小说转剧本”功能,为许多爆款作品提供“在线剧本智能写作’功能。现代电影制作更是离不开数字技术。数字特效、计算机生成影像CGI技术、3D技术等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电影制作工艺,创造出许多令人震撼的大场面及沉浸式场景。现今愈来愈成熟的数字化工具为文化生产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3.数字技术激活传统文化资源。数字技术将高科技与传统文化资源相结合,创新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推动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得以活化,转化为文化资本,开辟了文化产业空间。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故宫带来了新的创意,打造出众多成功的文创产品,如《故宫回声》主题漫画、《故宫:口袋宫匠》建筑主题小程序游戏等产品。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古老的故宫焕发了新的活力。在数字技术发展的新时代,IP作为文化资本的重要来源,已经成为新文创的核心。
(二)数字赋能文化产品流通领域
1.数字技术拓展文化产品的流通渠道。文化创意产业的流通渠道是指文化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通道,是连接文化创意产业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传统的文化产品流通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采取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