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党课讲稿党课讲稿:让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大放光芒
笔杆子素材

文档

23394

关注

0

好评

0
DOCX

党课讲稿:让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大放光芒

阅读 81 下载 10 大小 18.16K 总页数 5 页 2024-05-16 分享
党课讲稿:让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大放光芒   绵延五百里的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朱德称之为“天下第一山”。总书记也满怀深情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
下载文档
/ 5
全屏查看
党课讲稿:让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大放光芒
还有 5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5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党课讲稿:让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大放光芒

  绵延五百里的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朱德称之为“天下第一山”。总书记也满怀深情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

  九十七年前的秋天,以毛泽东、朱德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引发了革命胜利的燎原之势,谱写了革命史诗的光辉篇章。

  红色基因代代传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0月起义军到达井冈山。1928年4月,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条新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上,浴血奋战、百折不挠。

  树木葱茏,流水潺潺。抬望眼,穿越百年依然能看见茅坪八角楼上的微光。正是这束微光,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也照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道路。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革命斗争,铸就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为中国红色文化染上了最鲜亮的底色。

  2016年2月,总书记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深情地说:“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在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慎德书屋里,总书记看望了六位革命烈士后代和先进人物代表,其中两位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毛秉华分别是九十三岁、八十七岁的耄耋老人。

  如今在井冈山有许多革命烈士、革命先辈的后代,如开国将军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女儿甘公荣、“井冈山精神第一宣传员”毛秉华的孙子毛浩夫等,他们既是井冈山精神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又是井冈山精神的学习研究者和宣传讲解员,“身兼数职”,比比皆是。

  毛秉华工作室、饶道良工作室、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老中青”宣讲三代接力;电影《井冈星火》等文艺创作精品迭出……井冈山故事、井冈山精神每天都在这里传颂和弘扬。

  如今,这片红色土地已经成为人们汲取信仰力量的精神高地。近年来,平均每年超一百万人次前往井冈山,人们在这里感悟红色精神、坚定初心信仰。

  守住红色血脉的根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到江西井冈山茅坪村毛泽东旧居的“枫石”景点。“天下第一山”上星罗棋布的革命旧址犹如枫树上繁茂的枝叶,呈现出一派当年生机盎然的革命气象。

  光荣的井冈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在茅坪,八角楼毛泽东和朱德旧居、中共井冈山前委和湘赣边界特委旧址(红军医院)、湘赣边界党的“一大”旧址等庄严矗立。陈列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的朱德的扁担、张子清的小皮箱、贺页朵的入党誓词……无声胜有声。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处处旧居旧址,成为回顾那段峥嵘岁月、感悟伟大精神的窗口。

  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家家户户、山山水水,处处都有旧居旧址的气息。如何保护和修缮这些革命文物,是摆在江西省井冈山市面前的头号问题。

  立原则、定方案、寻材料……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思路清晰、干劲十足。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守护好这些红色血脉的根。“一定不能改变用材用料,这是保证原汁原味的关键。”负责旧址维修的副馆长谢才寿说。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