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以村村联营助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近年来,为破解规模小、资源少、项目开发难的问题,光明区大同镇按照“特色鲜明、资源互补、合作共赢”原则,积极探索推行村村联营、共富共赢的产业发展模式,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让“小山村”撬动“大项目”,助力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23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98.51万,增长率为29.32%,17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
一、盘清家底,定准特色产业路子
建立一套“三资”台账。全面摸排清查全镇17个行政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运营情况,实行统一记账、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建档、分村核算,建立村级“三资”台账,做到资金账面清、资产底数清、主体归属清。对效益好、规模大、特色亮的农村集体“三资”进行分类标注,对各村如何盘活利用集体资产做出专项分析和指导。通过摸清家底、强化指导、规范制度、严格管理,持续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稳”的基础。找准一组特色产业。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禀赋、文化底蕴、技术工艺,探索和开发自身潜在优势,坚持走差异化经营的路子,突出地域特点,以市场为导向,打优势牌、谋特色路,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通过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村支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在外乡贤的意见建议,大同镇科学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的法则,锁定竹木、黄精“一绿一黄”两大特色产业,擦亮“土特产”金字招牌,锚定产业发展“好”的方向。唤醒一批沉睡资产。以突破发展瓶颈,激活发展动能为导向,按照资源互补的总基调,通过联村发展,引导各村将资源、资产等活化利用,培育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带动富裕村和薄弱村优势互补、抱团取暖、合作共赢,让“沉睡资源”变为“致富钥匙”。2022年,在镇党委、政府的统筹谋划下,横江村整合兰泉村、小寨村产业发展资金、集体自筹资金等450万元,成立全县第一家村集体全资竹木加工企业,吸引闲余资金、吸纳闲散劳动力、收购富余楠竹资源,村集体年增收60余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进”的动能。
二、做大家产,搭好村级联营台子
注重以点带面。多措并举树典型,示范引领促发展。选择村党组织战斗力强、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具备一定产业发展优势的村作为示范点聚力打造,按照“边摸索、边总结、边提升、边前进”的模式,挖掘总结好的做法,开展“比学评促”活动,组织各村现场学经验、谈看法、找差距、补短板、促发展,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效应。比如:横江村作为大同镇集体经济发展的标杆,在整合资源后,该村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拥有全自动、一体化破竹机及6条竹木加工生产线,形成了集生产、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全年可加工楠竹1.44万吨,生产竹筷1.2亿双、烧烤签100吨、竹絮沫3200吨,综合产值达90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60-80万元,吸纳60余名村民就业,解决脱贫户就业6人,低保户就业4人。注重引导联营。释放合作信号,由各村酝酿发酵,引导主体村在有意向合作的村里择取“资源互补、利益共通”的潜在对象,以主体村牵头,按照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的原则,洽谈合作细节、统一联营思想。在上级部门见证下签约合作,结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凝聚起共同致富的向心合力,推动资源要素由点到面、由分散到集中。2023年,斗山村与横江村签约,认缴资本200万元,共同入股光明区涧溪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两村合作联营后,拟扩建黄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