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党课讲稿: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大农业观
A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农业观具有丰富内涵和科学思维。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大农业观,对于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理解大农业观的丰富内涵
大农业观具备“大观念”“大视野”,旨在打破农业发展中的各种壁垒,将统筹兼顾方法贯穿农业发展方方面面。
统筹兼顾农业发展所需的诸多要素资源。大农业观强调优化农业资源空间布局,实现农业要素的合理配置。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一家一户式的农业分散经营模式,解决农业资源分散割裂的问题。不断拓宽农业资源的边界,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和蛋白,开发利用多种资源。
统筹兼顾农林牧副渔发展。小农业一般着眼于某个单一领域,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分开考虑。大农业观强调超越单一领域,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统筹兼顾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大农业观强调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通过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拓展,不断提高农业附加值。通过融通发展,更好发挥农业优势,为其他相关产业提供充足原料和广阔市场,实现各产业协同发展、彼此赋能。
统筹兼顾农业不同功能。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独特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安全功能。大农业观强调最大限度统筹农业多种功能,实现不同功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统筹兼顾长远发展和短期利益。大农业观不仅重视当下农业生产情况,还强调增强发展潜力,要求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打造绿色循环生态农业,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严格防控农业面源污染,节约农业资源,积极推进农业污染治理。
统筹兼顾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我国国土广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农业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大农业观强调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农业空间布局体系,规范农业发展的空间秩序。要求各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发展农业,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把握大农业观的科学思维
近年来,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还很多。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粮食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挑战。此外,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而农业对气候变化敏感,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受到不利影响。从国内情况看,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6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同时,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仍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小农户生产规模小而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难以有效拓展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全产业链条,难以形成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作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重要战略部署,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大农业观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理念,蕴含科学思维。
大农业观蕴含辩证思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大农业观强调农业和非农产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旨在构建融合发展的大产业格局,实现农业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