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心得体会读《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心得体会
笔杆子素材

文档

23394

关注

0

好评

0
DOCX

读《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心得体会

阅读 88 下载 7 大小 19.74K 总页数 5 页 2024-05-25 分享
读《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心得体会 近日,区组织部组织开展了党员干部读书月活动,我利用工作之余阅读了《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这本书,下面结合学习情况,简单谈一下我们心得体会。 一、家庭、家教、家风是人生的底色 第一记《我和我的母亲》,从母亲...
下载文档
/ 5
全屏查看
读《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心得体会
还有 5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5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读《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心得体会

近日,区组织部组织开展了党员干部读书月活动,我利用工作之余阅读了《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这本书,下面结合学习情况,简单谈一下我们心得体会。

一、家庭、家教、家风是人生的底色

第一记《我和我的母亲》,从母亲的一生和对自己潜移默化的教育出发,通过字里行间的描写、小事小节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教会了他爱、善良、悲悯、自强,处处透露出“母亲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我印象最深的两个故事:一个是陈行甲小时候把满身补丁的衣服弄脏了,母亲提醒他“即使是补丁衣服也要穿得干干净净”;另一个是母亲在自己很穷的境地下仍然无私的帮助王伯娘一家人,批评陈行甲“人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怎么会借盐吃”,小心翼翼维护他人的体面。后来,陈行甲在水月寺担任镇长期间主动帮联贫困户,还带着儿子去拜年;在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任县委书记时倡导干部结穷亲,提出“干净、自强”的巴东精神,坚守干净从政的底线,为当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帮最弱的人找回活着的尊严;直到最后投身公益事业,用传薪者的信仰守住抱薪者留给世界的温暖,可以说都与母亲的教育密不可分,是母亲教育的传承和延续。

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此我深信不疑,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传统典故,到《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经典名著;从《人世间》等文艺作品的生动刻画,到我们身边优秀榜样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带有家教和家风的印记。只有从充满温暖和具有良好家教家风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人,才更能成为一个有美好心灵的人,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二、读书、学习、写作是一生的坚守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从陈行甲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出,他一直保持读书、学习、写作的习惯。因为读书学习,他从农村考入大学;因为坚持学习,他圆满完成翻译任务被领导赏识调到县政府经协办;因为在团县委的笔耕不辍,他锻炼了笔头能力和口头能力,为后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因为对知识的渴望,他考研进入清华大学;为了在清华提高英语成绩,每周坚持在新东方补学,后续在省委选拔干部公派留学中考试名列第一;从政期间保持记日记的习惯,坚持自己写讲话稿……他在书中写道“生活有其自身的逻辑,那些不经意间播下的种子,那些没有企图的浇灌,说不准在什么时候会有一阵春风拂过就出土了。”这一个个际遇在我看来再次印证“命运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这句话。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被逼着写公文材料的故事。在第三记《如果有光我就能看到你的眼睛》中他写到,自己刚进入县政府经协办工作,有个材料五六千字,3天的时间手写了6遍,打印的同事夸他以后能做大事,因为还没有见过一个写材料的人,稿子被领导否了五次还笑着接过来再写的人。看到这里,我再次泪眼婆娑,首先是理解他,我从参加工作至今,始终没有离开写材料,我深知写材料的辛苦、反复修改的纠结和思路重构的煎熬,也体验过写出一篇好材料的喜悦和成就感;但更多的是自惭形秽,自己不如他耐烦、不如他有毅力,看到他的经历仿佛是对自己的救赎。

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自己的样子。正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辉,《人世间》里的周秉义,都是通过读书学习改变命运。不管世俗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成功肯定源于坚持。在陈行甲的记录中,我也看到他身上的这种光辉。《人民日报》一位主编曾说过“能工作就工作,不能工作就写作,两者皆不能,读书思索。”我以前不能完全理解,现在觉得这是一种生活哲学,人生有高峰、有低谷,有顺境、有逆境,我们需要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