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在市委党校第一次调研成果交流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调查研究作为我们党的传家宝,既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也是人民至上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情系人民的价值追求。因此,在调查研究中,要将情感分析融入全过程,使调研工作更有力度、温度和深度,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地挖掘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情感分析在调查研究中的运用是提升调研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现实政治发展的客观需求,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提供了一个不同于理性分析的视角。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调研前要“以情拟题”,做到调研方向精准。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调查研究之前,要将情感分析与问题意识相耦合,从情理结合的视角选定适宜的调研选题,根据人民群众对既往政策的态度、动机、喜好、倾向,创设出合乎实际、顺应百姓需求的调研内容。一是坚持情系人民,合理选择调研工作者。要选拔政治强、情怀深、人格正、有温度的调研工作者,使其秉承关心人、爱护人的情感意蕴,以“俯下身子沉下心”的态度从事调查研究。二是坚持服务人民,合理进行内容设计。要坚持发现问题、回应问题的原则,将坐标聚焦人民大众,把调查研究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避免为提升政绩而进行“走秀式”“骑马式”调研。三是坚持为民解忧,努力进行问题深挖。要培养调研工作者运用情感的能力和水平,构建起以情感为基础的制度规范,使调查研究直面群众、倾听民声、深入民心,抓住人民愁苦的、急切的、盼望的且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站在人民立场拟题,以正确的调研方向指导实践,确保调查研究能够取得“真经”。
调研中要“以情求真”,确保调研内容真实。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前不能预设调子。有的领导干部在调研之前就定好调子,期望调研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这会严重影响调研的准确性。”这就需要以饱满的情感助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在调研过程中,不能回避和忽视个体的情感状态,而要将个体的情感融入调查研究之中,做到“身入”和“情至”相结合。一是密切关注调研对象的真实情感。共同情感是政党与民众建立联系的纽带。因此,调研者在调研中需要和调研对象产生共情,在此基础上破除同群众的情感隔阂,“以真情换真情”,实现和群众的深层次情感交流,真正彰显调查研究的温度、力度和深度。二是充分发挥情感的动员效能。情感作为一种极具非理性特征的动员策略,能够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中转化为有效的治理资源,进而凝聚起人民群众的情感能量。因此,在调研过程中要以有温度、有感情、有情怀的共产党人集体情感价值为行动指南,坚持让人民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