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关于发展特色种养助力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各镇、街道、湿地保护与发展事务中心,市直委员活动组,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市工商联:
市政协将“发展特色种养,助力乡村振兴”列为2023年重点调研课题。为此,市政协成立了专题调研小组,由市政协副主席孙超牵头于4月中下旬组织农林科技组委员,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随机走访、实地察看等方式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xx居洞庭之南,因xx归宿之地而得名,广纳“xxxx”四水,境内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苎麻之乡”“芦苇之乡”等美誉,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和全国百强渔业市。总面积xxxx平方公里,其中耕地x.xxx万公顷,水面x.x万公顷,湖洲x万公顷,丘岗x.x万公顷,呈“三分垸田三分洲,三分水面一分丘”的湖乡特征。
(一)稻芦蔬果初具规模。全市种植面积xxx万亩,稻芦蔬果总产值xx.xx亿元(含芦笋)。“xx大米”xx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年产xx万吨,带动农民增收x亿元。“xx芦笋”属于“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已有x家企业通过中国绿色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xx年,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评定“xx芦笋”品牌价值为x.xx亿元。xx年,获评第xx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产品金奖。
(二)畜禽水产初见成效。xx年全市畜牧业生产总值xx.x亿元,成功恢复生猪调出大县称号。渔业综合产值达xx亿元,居全省前列。出台《xx市支持发展水产百亿产业若干措施》,每年从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拿出xxx万元用于奖励扶持。着力样板建设,重点打造了特色渔业基地,以“xx大头鱼”等特色水产种苗繁育为主,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创建持续推进。截止目前,已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骨干基地xx个,成功申报省级良种场x个。
(三)种养结合形式多样。近年来,xx市坚持走“生态、高质、高效”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以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为主线,着力推动精品粮油、绿色蔬果、生态水产、健康畜禽等特色农业“种养+”一体化发展。据统计,各类特色综合种养可减少化肥用量xx.x%、农药用量xx.x%,节约用水xx%以上,节省人力xx%。
1.猪-沼-肥-林。xx通过大力推广“猪-沼-肥-林”农牧渔综合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减少了化肥使用量,真正实现了“绿色循环”。如天邦养猪专业合作社是湖南省“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创建单位。自成立以来,坚持走“绿色有机、生态循环”的发展路线,致力打造以生态养殖、禽畜粪便有机化处理、立体种植及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取得了显著成效。xx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共完成建设任务300个,其中区域性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有机肥厂)被xx树为行业标杆。
2.蛙-稻-菜。xx市理想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王正飞研究倡导的“蛙-稻-菜”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在xx闯出了新路子:稻田养青蛙,蛙吃稻虫,蛙粪肥稻,水稻收割后栽种一季有机蔬菜——每亩可收入7万多元,收益是“稻-稻-油”种植模式的20倍左右。公司为推广这一模式,带领更多群众致富,通过努力获得了中国第一块青蛙人工养殖与销售牌照。
3.菇-稻-菇。“芦苇”生“芦菇”,“包袱”变“财富”。在共华镇双阜村,“菇-稻-菇”轮作模式得到全面推广。该村“长进现代农业产业园”120个大棚年需芦苇原料6000吨,年产值约600万元,亩产值达4万元。截止xx年底,xx市芦菇生产和销售企业8家,芦菇种植合作社7家,芦菇产量达2000多万吨,实现综合产值约6亿元,为芦苇综合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