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做好三个统筹
“新质生产力”是总书记基于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刻洞见,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实践和对全球生产力变革方向的科学判断而提出的重大理论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具有原创性的重大理论贡献。新质生产力理论是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统筹。
统筹好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
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因此,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它不同于传统生产力在技术范式边界内渐进性、累积性创新,而是由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产生的技术范式革命性创新,不仅拓展了技术前沿边界,而且会重新定义技术手段、技术路线和技术范式,代表科技革命方向;以数据、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型生产要素彻底改变了要素间的连接方式和连接效率,要素的价值实现呈现倍增效应、网络效应和正反馈效应,要素配置也摆脱传统的时空限制,催生了供需瞬时精准匹配的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等新型的资源配置模式。
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既存在替代关系,也存在互补关系。首先,由传统生产力创造的财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物质基础。科技革命和重大颠覆性创新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这些投入往往来自传统生产力的财富积累。其次,一些重大突破性技术创新会对一些行业的传统技术进行颠覆性替代,淘汰这些行业现有的传统生产力,重塑行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最后,上述突破性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外溢和技术扩散,在某些条件下可能形成通用创新技术,对其他行业的传统技术进行改造提升,促进传统生产力提质增效,向新质生产力方向演进。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既依赖于传统生产力的条件支撑,也伴随着对一部分传统生产力的颠覆性替代,以及一部分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方向的演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先立后破,统筹好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关系,在新质生产力尚未形成和稳固时不能过早淘汰传统生产力,同时,对于传统生产力也不能一刀切,一部分落后的传统生产力应该被彻底替代,但有一部分传统生产力可以被改造提升,成为先进生产力。
统筹好比较优势和先发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窗口机遇期,实现赶超式、跨越式生产力跃升。我们既要用好自身资源禀赋、技术和制度等比较优势获得当下竞争优势,又要通过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打破原有发展路径,抢占新赛道,塑造未来发展的先发优势,实现并跑甚至领跑。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统筹好比较优势和先发优势。比较优势和先发优势不是完全对立的,在许多情况下,先发优势的形成既是基于比较优势又要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