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图书馆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推进本土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XX作为近代开埠史的主角之一,文化资源集中且丰厚。XX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结合自身优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构建以传承与保护为基础、以文旅融合为契机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开启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新篇章。
承接历史,打造地方传统文化展示平台
XX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要承古人之智、传后世以才,大力打造具有宏观象征性、标志符号性、时代创新性的特色文化展示平台,使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坚实的实体依托。
第一,建立文献古籍收集修复、留存保护机制和全景展示平台。《“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部署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珍贵濒危古籍抢救保护等项目。XX作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漫长历史时期的古籍、文献散落在各个角落,要下大力气开展古籍的搜集、修复、保存工作,设立地方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建立一整套文献古籍的闭环工作机制。同时,在各级传统文化展示馆中布置多媒体展示设备,清晰勾勒并全景展现XX百余年发展史,可通过视频和音频将饮食起居、民风民俗、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珍贵的历史资料一一展现。
第二,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和群体性红色文化活动工程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惠民工程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XX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各类文化场馆为依托,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强力推进惠民服务,以社区为依托,盘活革命文献资源,通过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传承红色教育,全面调动丰富的革命文物专藏,以展览、红色研学、党史宣讲、主题赛事等形式推进群众性红色文化的普及,让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成为铸魂育人的“源头活水”。
第三,强化公共文化产品智能化、数字化建设。要紧随时代步伐,紧抓科技红利,依托数字化、全媒体平台,推动传统文化以更加多元化形式走入大众生活。一是开发完善“微青博”小程序,为观众提供从参观预约到导览讲解,从VR数字展厅到三维文物“把玩”,再到文创购买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二是深度打造《古籍里的清廉·胶东名臣录》微课堂,探寻胶东历史上风清气正、能力卓著的能臣名宦,通过述胶东名臣历史典故,强当代党风廉政建设。三是要注重传统文化与时代科技相结合,通过编排声、光、电与三维立体动画相结合的舞台剧、大型实景演出等,依托XX雄厚的影视技术和资源制作高质量、高品质的作品,通过网上直播、App软件放映等广泛推广。
立足当前,打造岛城特色文旅融合新地标
地标游、网红式打卡成为时下流行的新型旅游方式,位于XX市大学路与鱼山路交汇处的网红墙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要紧跟时代热点,通过文旅融合联动,充分发挥XX旅游强市和沿海区位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塑造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品牌,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新地标。
首先,突出主题,推广地域特色建筑游。XX的里院,具有浓郁的本土色彩,这种独特建筑为发展地域特色建筑游提供了充足的客观条件。要深入挖掘建筑特色旅游潜力,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修缮与保护、传承与复兴有力结合,以文化底蕴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升级,打造出一条成熟的建筑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