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关于某县党建引领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的调研报告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2021年,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近年来,各地在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共同富裕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一些“老大难”问题。××县是××省少数民族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有1个民族乡和12个民族村,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万多人。近年来,××县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奋力打造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的××样板。2021年,××县政府成功获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成为全省第一个整县创建的县(市、区);××县民族乡村振兴红色领航示范带成功入围省级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2022年,全县12个民族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超过53万元,少数民族群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1万元,同比增长10.01%,增速连续7年超过县平均水平。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制度性、物质性、精神性”三维因素深度耦合:××县党建引领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
基于系统耦合理论,党建引领民族乡村共同富裕是在制度性因素、物质性因素与精神性因素三重维度共同作用下的深度耦合,民族乡村共同富裕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遵循特定的实践逻辑。
(一)制度性因素:注重机制建设,打造民族乡村振兴的重要窗口
制度性因素体现为党建与民族乡村机制建设的交互,指向结构耦合。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坚持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抓,将“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县委常委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民族工作,将民族乡村共同富裕建设作为打造重要窗口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调整、充实县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县委统战部每月定期研究民族工作,及时解决民族乡村共同富裕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二是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充分利用统战资源优势,引导商会与少数民族联谊会建立互帮互助机制,搭建“同结石榴籽、共圆中国梦”就业合作平台,鼓励民族乡村青年积极融入企业发展。在全县各乡镇成立民宗所,专人负责民族工作,实施一个计划一套方案逐项抓民族乡村共同富裕;成立新乡贤联谊会,打造新乡贤统战驿站,引导新乡贤助力民族乡村共同富裕。三是建立工作督导机制。县委、县政府将民族乡村共同富裕建设的落实情况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督促乡镇党委政府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县人大、政协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二)物质性因素:注重产业发展,夯实民族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
物质性因素体现为党建与民族乡村产业发展的交互,指向功能融合。一是以“一轴、两带、多点”谋划实施全域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建设。“一轴”是指以中共××省委党校××分校为红色发展核心,串联周边“生态+古村落+民族风情”等各类特色资源,形成南雁镇堂基村—顺溪镇溪南村—青街乡九岱村等特色村寨红色民族风情旅游发展轴线,并将其纳入县红色领航工会疗养项目。“两带”是指以“茶”“竹”两大产业为突破口,建设两条绿色经济园区示范带:一条是以水头镇新联民族村为核心,提升发展畲乡风情“××黄汤”茶博园,创建“××黄汤”茶绿色特色经济园区示范带;另一条是以青街畲族乡为核心,将九岱村、王神洞村等民族乡村串点成线,创建毛竹笋绿色经济园区示范带。“多点”是指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如鳌江镇书阁民族村延伸发展鸽产业,实现产业年销售额超3000万元,带动全村26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二是立足×ד红、蓝、绿、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