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党课讲稿党课讲稿: 建设网络强国 助力民族复兴
笔杆子金句

文档

23255

关注

0

好评

0
DOCX

党课讲稿: 建设网络强国 助力民族复兴

阅读 50 下载 5 大小 25.72K 总页数 17 页 2024-06-29 分享
党课讲稿:建设网络强国助力民族复兴 建设网络强国助力民族复兴   同志们: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当前,互联网不仅成为世界各国谋求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助推器,亦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和新利器,...
下载文档
/ 17
全屏查看
党课讲稿: 建设网络强国 助力民族复兴
还有 17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17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党课讲稿:建设网络强国助力民族复兴

建设网络强国助力民族复兴

同志们: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当前,互联网不仅成为世界各国谋求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助推器,亦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和新利器,推动网络强国建设已然成为我们党面临的现实课题。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对时代潮流和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和全面把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忧患意识和历史担当,体现了为世界谋和平发展、为人类谋文明进步的宽广视野和博大胸襟。因此,准确把握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生成逻辑、主要内容和价值意蕴,有助于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借此激活,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生成逻辑

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具有深厚的生成逻辑,这一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技革命的重要思想,凝结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科技事业的伟大实践,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

(一)理论逻辑: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技革命的重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他们把科学看成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等著述中,马克思都谈到了科学技术发展与生产力提高的关系。一方面,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如果说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生产力从手工磨生产向蒸汽磨生产的转变、社会历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另一方面,社会需要促进科技的发展,“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为科学技术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变成了现实的、物质的生产力,成为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列宁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思想,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创新、发展了科技思想的重要论述。列宁认为,科学技术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只有发展大机器工业和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的巩固才可以说是有了保证。列宁还认为,在苏维埃俄国的具体情况下,没有具有各种知识、技术和经验的专家们指导,便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因此要充分发挥科学和技术专家的作用,实行全民科技教育,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深刻洞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先导作用,作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网络强国等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技革命的重要思想。

(二)历史逻辑:凝结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科技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提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的重要论断,认为自由就是人们通过科学认识自然,利用掌握的规律改造现实世界,进而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党进行科技队伍建设,发展生产,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粉碎了日军的疯狂扫荡和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