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激扬青春开创未来
在北京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北京大学校长 郝平
(2020年7月2日)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在全球新冠疫情仍然很严重的时刻,我们迎来了今天这场不同以往的毕业典礼。为了期待已久的重逢,我们在校门口建好了欢迎站,在百年讲堂外树起了毕业墙,校园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餐桌也摆放得整整齐齐,给同学们准备的健康包塞满了各种防疫用品,就是要等待着同学们回来参加毕业典礼。
我还记得,第一批毕业生返校那天,在走下校车那一刻,回到熟悉的校园,见到自己的老师,很多同学流下了眼泪。从同学们的眼神中,我能够感受到经历风雨后的成熟与坚定,和对未来的信心与期望。
然而,很遗憾的是,由于疫情的变化,许多计划返校的同学没有能够回来。此时此刻,你们身处“江南塞北、海角天涯”,和自己的父母、家人一起,通过网络视频,参加这次毕业典礼,我们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这次毕业典礼注定会被我们铭记一生。
在这里,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同学们圆满完成学业,并顺利毕业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之中。有些变化可以预知,有的则突如其来。这次疫情对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都是巨大的考验。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以XJP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打响了抗疫阻击战。今年3月,XJP总书记给北大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充分肯定了奋战在一线的全体北大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总书记在信中说:“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作为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学校,北大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疫情最为危急的时刻,北大派出了454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武汉和鄂州,在72天的时间里,与英雄的湖北人民守望相助。刚才发言的北大第一附属
医院李六亿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北大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安友仲,已年近花甲,他连续工作110个日日夜夜,始终坚守在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岗位上。北大第三附属医院危重医学科护士长李少云到武汉一线后,发现自己已有身孕,但她依然坚持工作,在前方带队的乔杰院士为她还未出生的孩子取名“小汉生”。
近期,北京抗疫形势严峻,我们的各大附属医院再次应战出征,参与核酸检测排查等各项工作。
疫情期间,我们的老师克服各种困难,在尽可能地做好日常科研工作的同时,又组建了多个抗疫科研团队,为战胜疫情提供有力支撑。
不久前,公共卫生学院年仅41岁的谢铮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罹患重病的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然参与疫情防控和科研工作。她短暂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的献身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今年的在线教学成果也来之不易,很多老师努力学习、适应并全力投入网络教学。全校3500多名教师,共开设了6400多门次的在线课程。中国语言文学系陈平原教授幽默地说,自己是“临老学绣花”。历史学系的阎步克教授克服了13个小时的时差,开设了四门在线课程。数学科学学院的王诗宬院士在没有学生的教室里,认真地讲解数学公式,通过视频把课堂“搬”进了同学们的家里。
同学们这学期上的每一门课,参加的每一场答辩、每一场线上就业双选会,都凝结着全校每一位老师、辅导员、教务员、网络技术人员和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心血和付出。
同学们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上千名北大医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奋战在抗疫的不同岗位上。留在学校和分散在各地的同学们,以志愿服务等各种方式支持防疫抗疫工作。大家克服了在线上课、在家学习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顺利完成了学业,收获了新的成长。
还有留学生、海内外校友和友好人士,与我们风雨同舟,捐款捐物,给予北大的抗疫工作以巨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