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在“强村富民”行动经验分享会上的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强村富民”行动,把群众增收作为实现“两强两富”的重要任务,通过产业发展、资产盘活、金融服务等多种方式,全面巩固脱贫成效,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一、聚焦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紧扣全县“3+1”主导产业布局,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茶、冷水鱼、中药材和蛋鸡养殖等绿色产业,为群众铺好产业发展促增收的幸福路。截至目前,全县生态茶园投产面积已达12.53万亩。今年,一季度淫羊藿、黄精、茯苓等中药材产量达3774.58吨,涉及21类品种,全县15家养殖企业年初共投放200万尾鱼苗,家禽存栏1417027羽、出栏415079羽,完成蛋鸡补栏38.6万羽。二是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坚持把生态食品、饮品、药品作为延伸产业链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产业示范区和现代物流园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健康饮用水、抹茶产品、中药材加工等,发挥好“梵山净水·泡茶好水”“梵净抹茶·香溢天下”等品牌效应,做大做强农夫山泉、屈臣氏、“-400富思百”等天然饮用水,抹茶冰淇凌、抹茶酸奶、抹茶月饼、抹茶面条等系列抹茶产品以及保健养生、中药配方颗粒等医药产品,辐射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群众增收。截至目前,全县有农夫山泉、屈臣氏等天然饮用水生产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1家,生产线10余条,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冷藏库、国内最大的抹茶种植生产基地和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抹茶精制车间。三是全力拓展旅游经济。围绕“一山一城一带三环多点”旅游布局,积极打造以太平为核心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双江坝盘体育运动、户外拓展、乡村旅游示范带,闵孝德旺生态旅游创新区,民和、官和生态旅游扩展区,桃映怒溪生态旅游循环联动区。截至目前,已建成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发展民宿、酒店等涉旅企业1600余家,旅游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依托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金字招牌,先后承办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x站)暨环梵净山公路自行车赛、x·梵净山马拉松赛、x市“农民丰收节”乡村趣味运动会、贵州省第九届老年人运动会等文体旅活动90余场次,有效带动沿线群众创业致富。
二、聚焦资产盘活,壮大集体经济。一是全面摸清资产底数。制定印发《县关于盘活农村闲置低效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工作方案》,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召集人的工作专班,从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抽调业务骨干人员具体办公,由专人负责统筹、协调、指导部门、乡镇(街道),采取“村级自查,乡级排查,县级核查”和“上级反馈,下级核实”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农村闲置低效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摸排,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掌握准。截至目前,共排查项目2726个,资产原值95.1178亿元。二是全面明晰资产权属。指导各行业部门做好行业领域内项目分类,对形成资产的项目列入台账,实行清单化、台账式管理。按照项目资产分类,因地制宜推进项目资产管理,重点对经营性项目、公益性项目资产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人,并通过集中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提升、确权疑问解读,有序开展符合条件的项目资产确权,推动经营性资产权属下沉到村、到户,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已完成确权项目1790个(其中,经营类113个、公益类1677个),资产原值共47.7769亿元,确权率100%。三是全面盘活闲置资产。结合项目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针对已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