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大学在2024年全省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典型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学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集聚各方力量资源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做优做强思政课建设关键支撑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学按照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内涵和新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第一学院”,把思政课作为“第一课程”,以高度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做优做强思政课建设的关键支撑,切实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
(一)在与时俱进中丰富思政课“内容支撑”。“讲什么”是思政课建设的关键问题。学校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不断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为思政课注入鲜活的“时代元素”。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学期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围绕“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热点话题,将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功实践纳入教学内容,为学生“量身打造”特色化、本土化教学课程,切实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二)在教研结合中深化思政课“学理支撑”。推动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学校将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以思政“金课”建设为牵引,把讲深讲透讲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作为首要目标,充分发挥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智库力量,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不断提升思政课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
(三)在选优配强中夯实思政课“队伍支撑”。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学校以“六要”要求为遵循,以外聘内育、锻炼激励为手段,锻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师队伍。将思政课教师引进培养纳入学校高端师资倍增计划,组建以名教授领衔、校内外联合、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团队,不断优化教师结构。组建“**大学思政课协同创优中心”,打造“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和“领航示范课堂”,在系统化、多元化的培训中提升思政课教师能力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
二、全域融通汇聚大思政育人合力
用活用好“大思政课”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大学坚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形成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一)跨层级多维联动。学校持续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构建具有东大特色的一体化思政工作体系。坚持协同联动,将各职能部门各院系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力量凝聚到思政工作一线,形成强劲育人合力;坚持破壁聚能,突破课堂教学、文化建设等环节、层级的体制机制壁垒,营造全过程育人氛围;坚持全域谋划,从目标牵引、育人机制、教育模式等方面着手融通育人领域,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学校思政育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四柱五维:新时代“学工+”辅导员队伍育人的创新实践》《“红色梅庵”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江宁-昆山”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实践基地》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学校报送的《“贯通·联通·融通”——一体化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二)大中小纵向衔接。学校勇担高校之责,积极推进大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