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台账(6篇)
第一篇: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台账
一、意识形态工作机制
(一)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定期报告机制
各坊每季度汇报意识形态工作,各部门成员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
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
(二)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机制
成立由成立了由村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意
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的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小组,每年开展4次
以上专题研判。综合分析本村舆情和工作人员思想动态,准确把握村
意识形态领域形式,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和解
决措施。
(三)建立意识形态舆情风险评估机制
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
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与社会公共秩序相关的重大活动,在制定出台、
组织实施或审核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的调查,科
学的预测、分析和评估,制定舆情风险对应策略和预案。
(四)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处置机制
当出现重大负面舆情或意识形态事件时,书记第一时间召开意识
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应对之策,几时采取有效
措施进行处置,避免延误发酵。同时做好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联动,
通报情况、协同处置。
(五)意识形态情况通报机制
每年在党员干部大会上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情况1至2次;及时报
告本村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建设性意见。
(七)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培训机制
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中心学习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员
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积极选派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人员参加上级有
关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
(八)意识形态工作督查考核机制
每年对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开展一次专题督查,督查结果报旗委宣
传部门和网信部门。党组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突出问题的单位和
科室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九)意识形态工作问责机制
党员干部有关办法规定的15种追责情形之一,造成不良影响的,
视情节轻重,应当追究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书面检查,
诫勉谈话;情节较重的,给予通报批评。责令公开检讨或公开道歉,
停职检查,调离岗位;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
免职,降职,辞退。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
二、建立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
进一步落实主管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新闻舆论阵地、网
络阵地管理制度,坚决反对邪教,有效防范邪教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
透。
(一)新闻舆论阵地
1、突发事件新闻应急处置制度。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第一时
间介入,做好信息报道、应急响应、后勤保障、舆情会商、舆情监控。
局办公室具体负责信息报送等工作。
(二)网络阵地
1、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制度。成立由书记任组长的信息化建
设管理与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发现重大敏感网络舆情后,在30分钟
内电话或短信报告宣传部。同时按照舆情监测、分析研判、舆情报送、
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做好舆情应急处置。
2、新媒体管理制度。新媒体管理部门为村办公室,主要管理经
党组同意设立的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凡属政务、社会、
商业类的微信、微博、客户端、网站等新媒体要求按规定到旗委宣传
部登记备案。严格把好信息内容关,发布、转载信息必须遵循政治性、
真实性、引导性原则和“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所有信息必须经
分管领导审核后方能发布。严禁在QQ群、微信发布转载反党、反社
会、反人类和涉及敏感话题的言论、图片和视频。
第二篇: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台账
一、制定落实制度体系,规范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意识形态管理机制。学校要强化意识形
态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根据“职责清晰,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守
土有责”思路,认真执行“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