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社区“安心驿站”党建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政法委、民政部、住建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试行)》文件精神,推动社区建设顺利发展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快速高效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经研究决定,在中心城区实施“安心驿站”党建项目,结合实际特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心城区对居民群众实行分层级管理,集合在职干部、社区工作者、社会各团体组织等人员,按照职能分工,有针对性服务各层级群众;建立“码上办”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红色驿站”、“党群网格服务站”,实行社区服务端口前移;围绕城市发展和群众反映的问题,打造由公安、城管、市监、住建、司法、供水、供电等职能部门,以及社区、各行业协会、两新组织构建的“安心驿站”,共同会商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加强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层级帮扶,分级管理、会商协同、高效处置”的长效服务机制,实现“社区工作看得到、群众困难帮得到、治理问题办得好”的工作目标,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主要服务对象
1、第一类服务人群:主要是居民群众中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失独家庭、重症残疾人员、在党五十年以上的老党员等特殊群体。在社区党组织书记直接领导下,社区专职网格员、微网管家开展“时常见”活动,通过不间断上门走访慰问和看望,对他们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把党的特殊关怀第一时间送到他们手中。
2、第二类服务人群:主要是居民群众中的低保户、残疾人员、退休老党员等群体。由社区居委会分管组织、民政、残联、老年工作人员、微网格员开展“每周见”活动,每周开展一次干群面对面工作,定期开展入户走访,近距离了解管理对象思想动态,及时掌握管理对象的生活状况,协调处理管理对象生活困难问题,建立台账,开展关怀帮扶工作,推动关怀帮扶工作全面落实。
3、第三类服务人群:主要是居民群众中的重点人员、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涉邪人员、矫正人员、吸毒人员、信访人员等群体。由社区居委会分管综治人员、驻社区民警、协警、专职网格员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开展“定期见”,关注他们思想动态,了解生活情况,及时掌握稳控信息,加大对管理对象的思想疏导和稳控工作力度,解决他们生活、就业等问题,全面做好稳控工作。
4、第四类服务人群:主要是居民群众中的在职党员干部、社区党员、社会团体协会骨干成员等群体。由社区党组织书记牵头领衔开展“活动见”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发展共治基金”的聚集效应,鼓励争当志愿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他们在城市创建、环境整治、物业党建联建、红色驿站等工作中的作用,依靠他们的职能作用解决社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民生问题。
5、第五类服务人群:指社区普通群众,由社区党组织书记组织“两委”成员、专职网格员、下沉社区的职能单位干部、社会团体志愿者,开展“会商见”活动。通过“码上办”受理信息平台、“红色驿站”、“党群网格服务站”、“先锋骑士”收集群众意见,召集各阶层、各职能部门召开“共驻共建”民主协商会,按照“码上办”流程予以解决群众诉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及时了解掌握群众、引导群众,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组织处理居民群众困难问题,做好关怀帮扶。
三、主要内容
1、建立“安心驿站”机制。“安心驿站”是发动驻社区单位、社会力量和普通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主要形式和实践活动。在社区居委会建立和完善社区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制度,研究和解决社区建设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采取碰头会、研讨会、调研会、现场会等形式,建立“会客厅大家议”的面对面对话机制,及时联系、沟通、交流,让问题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
2、推动社区服务端口前移。为更加有效的打造“10分钟社区服务圈”,在人口密集区、小区楼院建设“党员红色驿站”、“党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