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在2024年全省结对帮扶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典型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结对帮扶·爱心**”工程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汇聚大爱洪流的暖心工程和务实之举。省教育厅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做好困难群众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工程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爱为工作底色,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持续加大结对帮扶力度,用心用情用力提升帮扶对象获得感、幸福感,为全面建设幸福美好新**提供强大精神力量。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建立体系,健全机制,让暖心之举有“力度”。高位谋划、建立工作体系和健全工作机制是高效推进结对帮扶工程的重要保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顶层设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印发《**省教育厅结对关爱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保障结对帮扶工作不仅完成规定动作,更充满教育元素,搭建起了富有教育特色的爱心帮扶工作体系,做到帮有成效、扶有特色。此外,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聚焦农村帮扶对象这个关键群体,印发《**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了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特殊群体儿童关爱保护体系,通过实施“七项行动”,不断完善关爱服务措施,全面提升关爱服务质量,着力解决特殊群体儿童在生活、教育、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从推进机制上,建立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相关处室统筹协调的结对关爱行动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形成了以上率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夯实基础,精准施策,让结对帮扶有“厚度”。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必须致力长远,结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个根本目标,提升人的自主发展能力和核心素养,做好结对帮扶的“基础支撑”。一是全面优化就读条件。近年来,我们坚持让农村学校办有温度的教育,狠抓项目促进城乡区域均衡,2023年投入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各类补助资金32.99亿元,改善提升全省191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统筹省级项目资金4亿元,在农村中小学建设教师周转宿舍1030套、食堂493个、厕所280个,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让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注重让残疾儿童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10123万元,支持各地对特殊教育学校实施标准化改造,逐步形成了以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教班和送教上门为辅助的特殊教育发展模式。二是全面保障受教育权。将控辍保学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8项制度和6项工作机制,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开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常态化清零行动,落实12项重点控辍保学措施,因地、因家、因人施策开展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持续压紧压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确保高质量实现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常态化清零。着力推动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促进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到99%以上。三是精准实施资助政策。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惠民政策,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随学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