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领导在全市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材料(仅供学习)
今天,我们召开XX市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对全市的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一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全市志愿服务制度化、组织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二是落实XXX讲话要求,弥补我市志愿服务工作上的短板和不足。会前,我们成立了志愿服务工作领导组,对今后我市的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和管理,会上,XXX部长还将做重要讲话,这里,我先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角度,对志愿服务工作提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提高站位,明确志愿服务在创城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郑重承诺,也是让市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志愿服务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有硬性指标的具体要求,也有精神文化的迫切需要。
从精神文化方面看,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精神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积极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培养广大市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市民在多做好事、常做善事的过程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促进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从硬性指标方面看。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创建考核对于志愿服务工作的整体要求是实现志愿服务制度化,其中重点考核两项内容:一是制度化建设,要求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认同和支持率≥90%,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13%,注册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占注册志愿者总人数的比例≥70%;建立健全登记注册、服务记录、关系转接、兑换服褒奖激励等机制;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景区景点、窗口单位为重点,加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二是志愿服务活动,包含确定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流程、活动项目,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建有志愿服务广场,有组织文化、医疗卫生、法律、环保、消防等专业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每个社区至少3种)开展志愿服务的图文资料和说明报告;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完整的招募、培训、记录、评优、回馈流程,每年提供至少4次完整的活动材料(招募公告、培训方案或教材、活动图文、评优名单、回馈措施)。
二、认清形势,了解志愿服务在创城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涌现出一群具有代表性的志愿服务典型,志愿服务事业有了显著发展,但是距离创建文明城市标准仍有较大差距。可以说,志愿服务工作上,我们处处有成绩,有进步,却又样样是弱项,是短板。
一是制度滞后。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有序开展,离不开制度的完善保障。当前我市志愿服务工作中最大的一个实际就是实践走在了制度的前头,制度建设滞后带来的制约效应正在不断显现。如因为缺少统一的注册登记制度,造成志愿者分头注册,管理分散;志愿服务记录制度缺失造成志愿者奉献的工作时间往往得不到有效记录,星级评定和评优评先缺乏基本依据;反馈激励制度的空白,降低了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此外,志愿服务项目数量偏少、质量不高的问题、志愿者组织的有序管理问题等都与志愿服务在日常管理中无章可循,制度缺失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