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文范文公文范文更新经验材料: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在一线察实情找问题谋良策促发展
笔杆子文稿

文档

22021

关注

3

好评

0
DOCX

经验材料: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在一线察实情找问题谋良策促发展

阅读 90 下载 5 大小 19.58K 总页数 6 页 2024-07-18 分享
经验材料: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在一线察实情找问题谋良策促发展 近年来,我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循着总书记的实践步伐,长期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四下基层”精神,深入一线察实情、找问题、谋良策、促发展,发源于八闽大地的“四下基层”,在我区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一、主要工...
下载文档
/ 6
全屏查看
经验材料: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在一线察实情找问题谋良策促发展
还有 6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6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经验材料: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在一线察实情找问题谋良策促发展

近年来,我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循着总书记的实践步伐,长期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四下基层”精神,深入一线察实情、找问题、谋良策、促发展,发源于八闽大地的“四下基层”,在我区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一、主要工作成效

我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结合“四下基层”活动,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事业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变会场为现场、以实干求实绩,推动力量在基层汇聚、问题在基层解决、发展在基层提速,推动我区发生全方位、深层次变化。

(一)各项社会事业跑出新速度。近五年来,我区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多个“国字招牌”以及22项省市级奖励,蚂蚁星站数字化产业发展、“五个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红色物业”赋能基层治理等经验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成绩背后,是我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调查研究作出的科学决策。聚焦“打造高原硒都宜居宜业宜游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的美好蓝图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近年来,全区盘活60000公顷富硒土地资源,打造以马铃薯、禽蛋、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五大富硒产业链,富硒特色作物播种面积达4966.6公顷,培育富硒企业24家。近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1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21亿元,年均增长0.43%。

(二)乡村振兴展现新面貌。我区辖2个街道、1镇5乡,有111个行政村,总人口12.64万,少数民族占全区总人口的30.2%。大部分村位于大山深处,全区脑山村达76个,占比68%,相较于平安街道、小峡街道,其余乡镇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尤为明显。多年来,我区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下沉一线现场办公,全面落实1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名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1名干部结对1-3名脱贫户的“五个一”措施,兴办民生实事。坚持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22709户81058名农村居民集中进行入户排查和排查“回头看”,对存在风险的130户433名农户按程序及时识别为监测对象并落实帮扶措施。疏通各类就业渠道,稳定就业岗位,多举措推进群众务工增收,2022年、2023年“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升学率均达到100%,对符合补助政策的跨省务工人员交通补助发放率达100%。全面完善公共服务,集中安置区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日间照料中心等各类配套基础设施齐全,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充分发挥。此外,立足富硒资源优势,持续巩固“特色种养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成果,深入实施特色种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农畜产业电商中心建设等产业项目19个,产业帮扶成效明显提升。完成2.38万亩蔬菜种植,建成1000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乡村振兴不断展现新面貌。

(三)和美乡村绘出动人画卷。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统筹整合送气接污、居住条件改善、绿化美化、乡村振兴示范村、数字乡村、厕所革命、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全面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目前,我区共建设美丽乡村90个,呈现出“一村一景、一村一特色”的格局。生态宜居乡村美了,群众日子还得过得甜。为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我区建立“五项联系帮扶机制”,每个薄弱村由县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包片领导、包村干部、联姻单位共同帮扶,把党组织优越性和群众积极性凝聚起来。从行业部门遴选人才组建“专家服务队”,采取项目化推进方式培育实体经济,布局一批有特色、见效快、风险小、收入稳的项目。协调税务等部门和金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